首页  >> 统计分析  >> 部门成果统计报告

2022年度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22年度我局共登记50粮食科技成果,涉及4所大专院校、3家独立科研机构9家企业,389人次成果完成人。现将2022年度登记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一、科技成果登记的基本情况


(一)成果

按照成果登记要求,我们共受理50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评价(验收)的科技成果登记申请。经审核,均符合国家科技成果登记有关要求,并对其进行了登记。其中,独立科研机构成果11项,占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22%;大专院校登记科技成果26项,占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52%;企业登记科技成果13项,占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26%。(见表1)

 

1  成果完成单位分布情况

独立科研机构

完成成果

大专院校

完成成果

企业

完成成果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1项

22%

26项

52%

13项

26%


(二)成果类别

     2022年度登记的50项科技成果中,38项属于应用技术成果占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76%;11项属于基础理论成果,占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22%;1项属于软科学成果,占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2%(见表2


2  成果类别分布情况

应用技术成果

基础理论成果

软科学成果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38项

76%

11项

22%

1项

2%


(三)成果评价方式

    2022年登记的科技成果评价方式以验收为主。通过验收进行评价的科技成果共44项,占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88%;通过鉴定进行评价的科技成果共3项,占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6%;通过机构评价认定的科技成果1项,占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2%;以知识产权授权方式认定的成果2项,占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4%。(见表3)


3 成果评价方式分布情况

验收成果

鉴定成果

机构评价成果

知识产权授权成果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44项

88%

3项

6%

1项

2%

2项

4%


经费投入

50项登记成果科研经费共投入19367万元。其中,国拨资金17347万元,占经费投入总量的89.6;自有资金1620万元,占经费投入总量的8.4;其他投入400万元,占经费投入总量的2.0。(见表4


        4 科研经费投入渠道分布情况

国拨资金

自有资金

其他投入

投入额

比例

投入额

比例

投入额

比例

17347万元

89.6%

1620万元

8.4%

400万元

2%


)成果完成人员

 2022年度登记科技成果项目所涉及科研人员共389


从学历层次看,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中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121,占登记人员总数31.1%;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共85,占登记总人21.9%;拥有本科学历的157,占登记总人数40.4%。(见表5


5 成果完成人文化程度分布情况

  从年龄结构看,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中35周岁以下的62人次,占登记人员总数的15.9%;36-45岁的有172人次,占登记人员总数的44.2%;46-55岁的共78人次,占登记人员总数的20.1%;56岁以上的77人次,占登记人员总数的19.8%。(见表6)

6 成果完成人年龄结构情况


年龄结构

人数

(人次)

比例

独立科研机构(人次)

大专院校(人次)

企业

(人次)

35岁以下

62

15.9%

14

0

48

36-45岁

172

44.2%

29

47

96

46-55岁

78

20.1%

7

9

62

56岁以上

77

19.8%

11

27

39

从技术职称分布看,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中,具有正高职称的科研人员137人次,占登记人员总数的35.2%;具有副高职称的科研人员106人次,占登记人员总的数27.2%;具有中级职称及以下的研究人员146人次,占登记人员总数的37.5%。(见表7)


7  成果完成人技术支撑分布情况

技术职称

人数

(人次)

比例

独立科研机构(人次)

大专院校(人次)

企业

(人次)

正高

137

35.2%

16

72

49

副高

106

27.2%

18

7

81

中级及以下

146

37.5%

27

4

115

 

(六)应用技术成果属性

 2022年度登记的技术成果中有38项应用技术成果。其中,登记为原始性创新的科技成果29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76.3%;国外引进消化吸收的科技成果1项,仅占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2.6%;国内技术二次开发的科技成果8项,占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21.2%。(见表8)


8  应用技术成果属性情况

成果属性

数量

比例

独立科研

机构

大专院校

企业

原始性创新

29项

76.3%

8项

13项

8项

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1项

2.6%

1项

0

0

国内技术二次开发

8项

21.2%

2项

2项

4项


(七)应用技术成果所处阶段

38项应用技术成果中,初级阶段科技成果2项,占登记科技成果的5.3%;中期阶段的科技成果4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10.5%;成熟应用阶段的科技成果32项,占登记成果的84.2%。(见表9)


9  应用技术成果所处阶段

成果所处阶段

数量

比例

独立科研

机构

大专院校

企业

初级阶段

2项

5.3%

1项

1项

0

中期阶段

4项

10.5%

3项

1项

0

成熟应用阶段

32项

84.2%

6项

13项

13项

 

    二、登记科技成果分析


(一)2022年登记成果数量明显增加2022年,我局登记成果50项,明显多于2021年登记的15项目。主要原因,一是2022年科技部启动粮食领域“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和“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部分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近10个涉粮项目参加了科技部组织的绩效评价,通过绩效评价项目的成果集中登记。二是2022年,我局启动了“科技助力经济2020”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当年完成4个项目的绩效评价,全部对通过我局组织专家绩效评价的项目成果予以登记。三是我局组织完成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全部项目总体验收工作,相关科技成果予以集中登记。《科技成果登记统计汇总表》验收和评审认定的科技成果共有47个,占登记成果总数的94%,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2022年完成多项科技项目验收的情况。


(二)应用技术成果比例较高。一是2022年登记的50项目科技成果中,38项属于应用技术成果,占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76%,11项属于基础理论成果,占登记科技成果总数的22%。近年来,粮食行业积极推进“智慧粮仓”“中国好粮油”等重点工程建设,粮食科研围绕粮食产业发展需求,聚焦重点工程技术难点开展科技攻关,取得的成果为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二是2022年登记的科技成果涉及102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39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软件著作权8项。高比例的实用新型成果,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粮食行业应用型科研为主攻方向的特点。三是应用科技成果中信息技术比例高。在38项应用类成果中,27项成果与粮食信息化技术应用和产业数字化升级密切相关,占应用类成果的71%。其中,“通过动力学模型预测粮食储存的内部温度的方法动力学模型”“基于时空条件动态建模的三维温度场监测方法”等研究成果,已为后续科研成果的开发奠定技术基础。四是粮食科技成果服务粮食产业发展需要。登记的11项粮食仓储、质量安全、粮油加工等粮油仓储领域科技成果,在粮食行业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中“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小麦外观品质分析仪已推向市场,“主食品与油脂品质研究”为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夯实基础,基于横向通风系统的稻谷收储链保质减损集成技术和装备应用体系稻米低温仓储关键技术装备集成与示范应用等成果,为粮食安全储藏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三)粮食科研成果和资金来源不够多元化。一是从科研经费投入渠道分布来看国拨资金与其他资金比例为9:1,国家科技计划、粮食行业科技计划(目前已取消)是成果研发的主要资金来源;企业创新资金投入在登记科技成果支持资金中占比约10%。一方面,反映出国家科技计划在粮食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反映出粮食科研资金来源集中于中央财政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成果较少,与多元化资金投入引导科技创新的目标仍有差距。二是2022年登记科技成果共涉及16家牵头单位,4所为大专院校、3家为粮油检测类事业单位,其余的9家牵头单位为科技型企业。从科技成果完成数量看,4所大专院校和3家粮油检测类事业单位共登记35项科技成果,占登记成果总数的70%,企业登记成果仅占30%。粮食领域科技型企业积极登记技术创新成果,平均每个企业登记成果1.7项,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明显。而科研院所、院校平均每个单位登记5项成果,是粮食科研创新的主力军,特别是我国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突出,在粮食领域开展大量科技创新,此次共登记科技成果20项,占登记成果总数的40%。


(四)具有较高学历中青年科研人员成为创新主力。一是从成果完成人员学历情况看,2022年登记科技成果完成共涉及人389人次,其中具有博士生研究学历的有121人次,占科技成果完成人员总数约31%;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有85人次,占科技成果完成人员总数约近22%;本科学历的157人次,占科技成果完成人员总数约40%。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学历研究人员比例为3:2:4,反映出我国粮食科研领域本科及以上学历研究人员成为科研主力军。具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登记科技成果完成人超过总完成人次数的一半,能够反映出粮食科研水平持续提高仍有一定潜力。本科学历科研人才主要集中于企业,需要提升企业人才学历水平,或通过产学研融合发展,支持企业不断开展科技创新。二是从成果完成人员年龄情况看,35岁以下的研究员占科技成果完成人员的近16%;36-45岁的占科技成果完成人员总数约近44%;46-55岁的占科技成果完成人员总数约20%。反映出中青年科研人员已成为粮食科研工作的主力军,人才年龄梯队明显,具备可持续创新的人才基础。但从数据也反映出青年科研人员数量不多,需要吸引青年科研人员参与粮食科技创新,注重对粮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五)科技成果转化效益不高。从统计数据看,登记实现经济效益的项目有3项,占全部项目总数的6%。3个科技成果共实现1838万元,其中通过合作转化收入1710万元,技术转让收入为80万元,知识产权许可收入48万元。从技术应用情况看,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小麦外观品质分析仪等设备已经推广应用;信息类科技成果多为阶段性技术成果,需以集成方式进行转化和推广,经济效益显示难以直接核算。另一方面,据了解,粮食科技型企业开发的相关技术成果已在产品生产和升级换代中应用,使用单一型技术成果进行集成转化无法直接核算经济效益,也是造成转化经济效益低的原因。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仍然需要各类科研主体加强粮食科技攻关,促进粮食科技成果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三、成果登记管理工作有关建议


(一)优化科技成果登记指标体系。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是衡量科技成果应用情况的具体指标,能够直接反映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式、取得效益。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商品集成多项科技成果,单项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益难以直接核算;有的科技成果社会效益突出,其转化也作为社会公益性成果为粮食行业发展服务,目前统计指标不能显示此类型成果转化效益。针对上述情况,建议研提能够衡量不同类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技术经济指标,既体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情况,也明确科技成果应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完善科技成果登记制度一是建议出台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报送自主研发科技成果扩大统计覆盖面,使统计数据能够更客观反映科技创新成果现状,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建议国家科技成果网每年将上年度各行业科技成果的情况汇总后反馈给行业主管部门,以便行业主管部门更加全面系统了解本行业相关科技成果现状,有利于分类分专题进行科技成果宣传推广。三是建议科技成果网恢复年度工作会议制度,组织各相关部门科技司局单位开展集中的线下培训,密切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加强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互学互鉴。


(三)促进行业科技成果转化。一是通过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工作,加强科技部火炬中心与部门科技司局单位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方面的合作,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分别开展专题成果推介活动,促进成果向企业、基层一线转移转化,增强科技成果推广宣传成效二是结合已登记的科技成果,按技术领域编制专题科技成果宣传汇编材料,通过部门科技司局进行宣传推广,进一步拓展科技成果宣传范围。三是建议登记的科技成果按技术领域进行汇总,通过科技成果登记网或企业组织,结合科学普及工作,开展科技领域专题宣传,积极宣传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促进登记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