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分析  >> 部门成果统计报告

2020年度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成果统计分析报告


2020年,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钢集团)严格贯彻落实科技部《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的相关规定,完成了2020年度科技成果登记、统计工作。2020年科技成果统计范围共涉及集团所属8家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一、科技成果基本情况分析

(一)成果总量及类别

截止2020年末,中钢集团所属企业累计登记入库科技成果70项,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68项,基础理论类成果1项,软科学类成果1项(如图1、图2所示)。


(二)成果评价方式

2020年中钢集团登记入库的科技成果,其评价方式以鉴定评价、验收结题、其他评价方式为主。其中,鉴定评价多为外部权威机构评价;验收结题一般是承担国家、省部级计划的课题组组织评价或本企业借助专家组评审组织评价。各所属企业成果评价方式见下图3


(三)课题来源

  2020年中钢集团登记入库的科技成果,课题主要来自国家科技计划、地方计划、横向委托、自选课题、民间基金、地方基金6类。其中自选课题占总登记成果的67%,承担国家、地方计划的成果占20%,较上年均有所提高。具体课题来源情况详见图4



(四)成果体现形式

2020年中钢集团登记入库的科技成果,主要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其他、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7种体现形式,其中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为主,这三种体现形式占比达82.9%(如下图5所示)。其他类中主要为基础理论类、软科学类成果以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

二、应用技术类成果分析

(一)成果属性及成果水平

2020年中钢集团登记入库的应用技术类成果,原始性创新类项目达48项,占应用技术类成果总数的71%(详见图6)。中钢集团所属企业在应用技术类成果中展示的原始性创新能力较强。应用技术类成果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有5项,国际先进水平的有17项,国内领先水平的有17项,国内先进水平的有11项。



(二)成果所处阶段及应用状态

2020年中钢集团登记入库的应用技术类成果,69.1%处于成熟应用阶段,中期阶段和初期阶段成果分别占比16.2%14.7%

成果应用状态主要以产业化应用为主,产业化率高达58.8%,具体数据详见图7



(三)成果应用行业

2020年中钢集团登记入库的科技成果,主要应用于制造业、采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卫生和社会工作6个行业。其中以制造业、采矿业为主,占比分别为55.9%20.6%。详见下表1

行业名称

成果数量

采矿业

14

制造业

3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

卫生和社会工作

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3

总计

68



(四)成果转化情况

  2020年中钢集团登记入库的应用技术类成果,已完成转化23项,实现转化经济收入30.79亿元。主要以自我转化、合作转化、技术转让与许可等三种方式转化,三种转化方式的经济效益见下表2。成果转化范围以不转让和可国(境)内外转让为主,详见图8。入库成果已获授权专利123项,正在办理授权专利42项。多年来中钢集团所属企业不断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并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产品新技术数量提升,推动企业经营收益逐步增加。

转化方式

经济效益(亿元)

自我转化

20.76

合作转化

9.93

技术转让与许可

0.1

总计

30.79




三、登记成果的主要特点

(一)以应用技术类成果为主。中钢集团所属企业为生产制造类企业,2020年登记的科技成果中97.1%属应用技术类成果,主要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的研究开发或实验推广而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等。

(二)验收结题为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中钢集团所属企业登记的科技成果,验收结题占40%,鉴定评价占22.9%,其他方式占37.1%

(三)企业依然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实现由“制造”向“创造”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步骤。2020年中钢集团登记入库的应用技术类成果中,原始性创新类成果达48项,占比达71%,凸显了企业优势,奠定了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四)企业自我转化能力突出。中钢集团所属企业的科技成果,自我转化占比达67.44%,充分体现了企业科技人才的转化应用能力。同时,中钢集团已成立中国冶金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并获批国家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进一步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后续将为支撑产业、引领发展、提供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促进成果转化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合作转化方式也将不断提升,稳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