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功能性无纺布双针自动化加工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本项目直接将高聚物切片、纺织短纤维或者长纤维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合或化学等方法加固所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使无纺布具有抗菌防臭功能,延长无纺布食品保温盒、冰袋等无纺布日用品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实现无纺布袋绿色环保的理念。工业化生产集舒适性、功能性于一体的无纺布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价值。无纺布又称非织造布、不织布或无纺织物等。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是直接将高聚物切片、纺织短纤维或者长纤维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合或化学等方法加固所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
      本项目中采用原丝改良加工法或后处理改性加工法制备抗菌防臭纤维,再将纤维制成无纺布,最后通过双针自动化加工工艺对无纺布进行缝合。工业化生产具有抗菌防臭功能的无纺布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价值。
      近几年来,无纺布在日用品(食物保温盒、冰袋、收纳盒、环保袋、西装防尘袋等)中的使用越来越广。随着全球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其性能的要求除了强度、柔韧性外,同时也要求无纺布具有抗菌防臭的功能。同时,随着市场对抗菌防臭无纺布袋需求的增加,其自动化快速加工技术的研发备受关注。
      抗菌防臭纤维的制造
      (1)原丝改良加工法(混入法)
      该加工法是在纤维制造阶段,用离子键将银等金属固定在沸石骨架上,然后将它混入涤纶和丙纶切片中进行熔融纺丝,使抗菌剂均匀分散在纤维内部及表面上。
      (2)后处理改性加工法
      用反应性树脂将抗菌剂热固定在纤维表面,该加工法是在用抗菌剂处理纤维,使抗菌剂成分和纤维交联结合,同时用反应性树脂将抗菌剂热固着在纤维表面上。
      有机硅系季铵盐的三甲氧基先水解脱除甲醇形成羟基,然后与纤维表面的羟基脱水生成-Si-O-键,将抗菌剂固定在纤维上。此法采用浸渍的吸尽法和浸轧法,用有机硅系季铵盐处理织物表面,80-120℃干燥后,去除水和甲醇,用该操作可使抗菌剂成分分散在水中,使三甲氧基水解成羟基,再与纤维表面羟基脱水形成共价键,在纤维表面形成结实的薄膜,使抗菌剂热固着。
      
  • 成果完成人:陈坛祥;汪承馥;刘春燕
  • 完成单位:厦门市纳丝达无纺布有限公司
  • 单位电话:0592-3209058
  • 联系人:刘春燕
  • 联系电话:0592-3209058
  • 邮箱:nasda@nasda.cn
  • 合作完成单位:
  •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