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典型地面沉降区水土污染监测与防治技术研发与示范报告
成果简介
    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提升人口密集地区的水土污染监管防治成效,是生态文明建设赋予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更是新时期耕地质量保护的现实需要。苏锡常地区作为著名的江南水乡,既存在地面沉降、又存在水土污染,如何破解类似地区的水土污染困局、研发实用的水土污染监测与防治技术备受世人关注。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面沉降区水土污染监测与防治技术研发与示范》是2011年新开的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项目编号201111021、批准研究期限为2011年1月—2013年12月。遵循“大地体检、生态预警”理念,项目围绕地面沉降区水土污染防治技术研发这一主题,选择苏锡常地区进行了3年多的解剖研究,完成了水土污染同步监测与标准研制、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试验研究及其工程示范等既定任务,新增分析测试土壤、农产品、降尘等环境地球化学样品3600多个,获取高精度水土污染监测数据20余万条,丰富了长三角地区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及其成果开发应用的内涵。项目共研制行业技术规范1部,申报发明技术专利4项、获取专利授权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篇(含SCI论文5篇),形成政策建议2项、被国土资源报等媒体报道6次,培养研究生10名,培育水土污染监测治理技术骨干20余人。主要取得了以下最新研究进展或成果:
1.研发了实用的高生物量植物修复技术。通过实地栽种苏柳795及籽粒苋K112等修复植物,获取了齐全的确凿试验数据,验证了栽种柳树与籽粒苋能在5年左右使原来的严重Cd污染农田基本复原是可行性,掌握了栽种籽粒苋+施用有机菌肥联合清除土壤残留Cd的技术要领及其工艺。在切断污染源后,栽种苏柳795等高生物量植物平均每年可使土壤残留Cd消减约15%。
2.研发了施加天然加凹凸棒石粉调控污染耕地中稻米等Cd含量的实用钝化技术。通过大田试验,在Cd严重耕地中施加天然凹凸棒石粉修复耕地Cd污染取得理想调控效果,并获取了施加天然凹凸棒石粉+有机肥+磷肥+硅肥等调控稻米、小麦Cd含量的有效配方。
3.研制(改进)了水土污染同步监测技术。通过改进土壤水采样的野外工作方法、改进大气降尘接收与处理的流程、对比不同土壤采样密度的元素含量分布特征、以“5点十字”剖面规范土壤监测点采样的实践探索,新研制了一套在长三角类似水网平原地区进行水土地质环境监测(或水土污染同步监测)的方法技术,以新研制的监测技术为依托,构建了苏锡常地区水土污染监测网。
4.新编了《长江三角洲水土地质环境监测规范》,建立了苏锡常地区水土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针对水土污染评价与水土地质环境数据开发应用等提出了系列技术标准,构建了苏锡常地区水土地质环境监测数据持续开发利用与标准化管理的信息平台,进而开发形成了集数据存储、标准化转换、成果发布、信息查询等于一体的数据管理系统。
5.获取了典型地区地面沉降作用与水土污染互动的关键新证据。实地解剖发现,地面沉降对控制局部水土污染有一定影响,但作用过程比较缓慢、机理相对复杂,两者之间建立直接定量关系有一定难度。含盐量、营养元素含量、Hg-Cd-Zn等重金属含量、一些变价元素(如Fe、Mn等)和常量元素(如Ca、Mg、K、Si)等是示踪地面沉降演变的主要环境指标,相对于非沉降区而言,地面沉降区及其附近土壤、潜水中的含盐量与部分营养离子含量有整张趋势、养分元素含量增加及重金属相对富集等也时有发生,这些均与地面沉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水土物质循环与迁移路径、或者改变了原来水土环境的重金属等微量元素化学反应条件等有关。
6.发现了田块尺度耕地Cd污染分布不均匀。通过对污染耕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的对比分析,确证田块尺度上土壤Cd分布不均匀具有普遍性,在此基础上查实了耕地镉污染分布的主控因素及其输送路径,提出了锁定田块尺度耕地Cd污染的可行方法,提高了监控耕地Cd污染的准确度。
7.剖析了典型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效应,总结了稻谷等农产品吸收重金属的主要途径与控制因素,探索了基于土壤-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相互关系的生态安全预计机制,并首次建立了长三角典型污染区水稻系统镉迁移分布经验模式及相关土壤镉污染安全预警的数学模型。
8.改进并完善了水土污染调查调查评价的方法技术,在运用现代环境地球化学新手段示踪重金属污染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借助铅同位素、次生离子探针(SIMS)、原位XRF元素扫描分析、土壤DGT分析等新技术或新手段,通过实地运用取得了示踪重金属污染形成过程、探究其污染机理的立项效果,丰富了评价水土重金属污染的新方法新手段,拓宽了现代环境地球化学的应用领域。
9.建成典型耕地镉污染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运用新研制的钝化修复与植物修复技术,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大田试验,新建长三角首例镉污染耕地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占地约7亩,验证了栽种柳树等高生物量植物清除耕地土壤残留Cd的可行性、并提供了工程示范经验。

技术状况
创新性
独占性
盈利性
持续性
先进性
成熟度
    本项研究始终遵循“大地体检、生态预警”这一最新理念,针对地面沉降区及其附近所存在的水土污染、土地资源质量下降等地质环境问题,选择苏锡常地区进行试点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观测试验、采样分析测试及数据处理,查明地面沉降所引发的水土污染分布特点及相关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收集关键监测点的水、土环境质量同步监测资料,分析当地10年尺度上的水土环境演变及其元素含量变化规律,优化研究区内水土污染持久监测方案并建成其监测网,拟订水土污染监测方法技术标准,总结水土地质环境数据开发应用新途径,探索研究区内水土污染形成机理与实用防治技术,开展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地矿物调控试验研究及典型水土污染区植物修复试验等,分别在研究方法手段运用、数据集成分析、农田土壤镉污染实用修复技术研发、水土污染同步监测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或科技创新。其主要创新点是:
1.研发了耕地镉污染实用修复技术并建成典型镉污染耕地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通过开展典型区大田修复试验,研制了施用凹凸棒石环境修复材料治理耕地镉污染的实用钝化技术及栽种苏柳795等高生物量植物快速清除农田土壤残留Cd的植物修复技术。运用上述修复技术,建成江苏首例镉污染土地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占地7亩,积累了治理耕地镉污染的成功经验。
2.建立了重金属污染早期生态预警及风险监控技术。运用现代仪器分析、同位素示踪等手段,结合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原位量化及生态毒理诊断方法,建立了耕地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估及其早期预警技术,构建了苏锡常地区水土污染监测网,率先用立体监测数据刻画了当地水土环境变化。
3.提出了长三角地区水稻-土壤系统Cd迁移分布定量模型。基于水稻-根系土元素分布特征调查分析,结合相关土壤地球化学背景资料及不同品种水稻吸收土壤Cd的基本特点,总结了长三角地区水稻器官-土壤之间Cd分布分配基本规律,并创建了典型区水稻-土壤系统Cd迁移分布模型。
4.构建了苏锡常地区水土地质环境监测数据持续开发利用及其标准化管理信息平台。以苏锡常地区水土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为基础,针对水土污染即时性评价和水土地质环境数据持续开发应用等,参照Google Earth等有关功能,运用新研制的行业技术标准,开发出一套集地质环境监测集数据存储、标准化转换、风险评价、成果发布、资料查询等于一体的新型数据管理系统暨信息平台,新建的数据信息发布平台属具有首创性。

市场状况
市场分析
商业模式
营销状况
    随着国家出台了“土十条”、“水十条”等,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绿色发展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可以对本项研究中所取得相关技术应用的市场前景做如下分析:
1.施用凹凸棒石的钝化技术。该项技术最大优势是成本低于一般常用的同类技术、且操作简单、见效快,按照我国南方酸性土壤环境下需要治理的镉污染耕地潜力预测,施用该钝化技术至少可以覆盖耕地污染治理市场的30%以上,每年可以形成的直接销售收入预计可以达到2亿元,解决数百人的就业问题。该市场的原料供应比较固定,不容易被恶性竞争所快速淘汰,但生产材料、使用该修复技术的过程不复杂、技术难度也不大,必须做好相应的监管和市场培育、引导。
2.栽种柳树和籽粒苋等高生物量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是从根本上解除土壤重金属危害的治本方法,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但比较不利的是周期长、对耕地利用形式有要求(必须适度改变耕地用途)。推广应用植物修复技术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对于促进各地绿色GDP增长有直接效益。本次研发的植物修复技术一旦得到推广应用,每年仅仅在一个乡村就可以创造数亿元的利润及上百人的就业,但前提是一定要有配套的市场消化掉新生产的大量植物。
3.新研制的农田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进行打包组合,与土地整治市场、花草苗木等市场有机结合,辅以必要的政策引导和新型市场培育,完全有可能培育新型的污染土地治理-保护-产品研发-绿色经济增长市场,其市场份额可以占据目前的土地整治市场及污染修复质量市场的50%左右。

转化需求状况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技术入股
资金需求额:
1000万元
应用推广已投入情况:
500万元
融资用途:
市场开拓
管理团队状况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管理结构
财务状况
    
评价机构
评价意见
评价机构: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联系人:赵国君,联系电话010-61592083
评价方式:
评价日期:
2016-04-26)
推荐单位
  • 单位名称:
  • 自然资源部
完成单位
  • 单位名称:
  •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 单位性质:
  • 科研院所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
  • 010 - 64444088
  • 电子邮件:
  • cgdj@tech110.cn
所属领域
  • 所属新兴产业领域:
  • 节能环保
  •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 地球、空间与海洋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