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成果网
热门搜索:  激光   高分子   石油   并网   纳米   太阳能光伏
扫描二维码关注国科网

三峡电网外送线廊工频电磁场对人群健康影响的5年前瞻性研究
成果概况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体现形式: 其他应用技术 课题来源: 地方计划
起止时间: 2013.03 至2014.06 研究形式: 独立研究 所处阶段: 初期阶段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简介
     工频电磁场(Power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是由输电线及家用电器所产生的一种极低频电磁场,其存在极其广泛。我国和欧洲一些国家采用50 Hz为工作频率,而西方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使用60 Hz。 三峡输变电站举世瞩目,该输变电站于2006年6月开始发电与输电,自运行以来,不断有居民反映密集的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对生产生活秩序产生了影响,危害了身体健康,此类事件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明显影响,成为当地居民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但工频电磁场是否影响了人体的某一系统的功能或导致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含量的异常,是否危害人体健康,国际上意见不一,无明确定论。 为此,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2009年间开展了《三峡输变电线廊工频电磁场对人群健康和环境影响研究》(以下简称“一期项目”)的调查研究。一期项目选择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是葛洲坝及三峡工程超高压输变电网出口的密集区域。研究结果提示:超高压输变电线廊下居住人群与相对远离线廊的居住人群相比,生活状态和健康状况均有一定差异。居住在线廊下20米及以内的居民,其日常生活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尤其是与电有关的生活事件发生频率明显高于距高压线100米及以外的居民。在研究的17个主观症状和28个客观指标中,发现线廊下20米以内居住人群的健康状况与相对离线廊100米外居住人群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生理生化指标的异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钙、免疫球蛋白IgM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血小板、总胆固醇、铜低于对照组。 为进一步了解工频电磁场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研究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存在长期效应和远期效应。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申请了2013~2014年度湖北省卫生厅科研一般项目,在一期项目的研究基础上,观察5年来工频电磁场是否仍对居住环境、家庭生活、人群健康等方面的产生影响,重点关注一期项目中发现异常的生理生化指标,采用动态研究开展工频电磁场对居住人群健康的研究调查和风险评价。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佐证,对评估生活环境对人群健康的长期影响,保障居住人群身体健康,具有深远意义。 该课题以长期生活在三峡输变电线廊工频电磁场环境下的居民为对象,采用评价研究和描述性分析,对其生活环境工频电磁场强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人体健康检查(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3方面进行研究,并动态分析2008年和2013年的研究结果,系统评估三峡输变电线廊工频电磁场对人群健康及其生活环境的影响。 ①首次在国内开展工频电磁场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动态研究,追踪调查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存在长期效应和远期效应。 ②与文献报道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局限于生物分子学水平或特殊、小数量人群研究相比 本研究具有样本总量大、研究人群更具推广意义等特点。 ③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和描述性分析方法等,全面系统的分析三峡输变电线廊工频电磁场对人群健康及其生活环境的影响。 ④在调查对象的人体健康检查中,健康影响指标的选取采取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涉及人体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3个方面,健康影响指标涉及面广、对三峡输变电线廊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分析非常全面和系统。 该项目工频电磁场强度现场检测及健康指标实验室检测均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调查问卷经过省内公共卫生学专家论证,并经过前期项目使用、人群健康体检采用常用仪器,分析方法为描述性、分析性等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均可通用于该类项目研究,为国内成熟技术,对环境、人体健康无危害。根据 该项目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军事医学、信息工程等领域,具有很实际的推广价值和很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分析发现血液系统的血小板异常与工频电磁场的暴露是存在相关性的,但要得到工频电磁场导致血液系统生物学效应的充分证据,还需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动物实验模型进行验证。此外,与2008年观察组比较,2013年观察组IgG检查结果略低于2008年,IgM检查结果高于2008年,铜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与工频电磁场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确定,建议继续筹措资金,组织开展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追踪调查和研究。
应用前景
主要应用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知识产权形式:
应用状态: 产业化应用 拟转化方式:
单位概况
完成单位: 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单位地址: 湖北省宜昌市东山开发区大连路3号
单位电话: 0717-6922667;6922666;6922660          
联系方式
联系人: 明小燕 联系人电话: 13545774092 联系人Email: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