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成果网
热门搜索:  激光   高分子   石油   并网   纳米   太阳能光伏
扫描二维码关注国科网

国家科技成果网 首页 政策 地方 查看内容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

各市、县(区)科委(科技局),厅机关各处室:
    为贯彻落实《科学技术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以及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加速我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更好地为我省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特制定《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现将该《意见》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OO二年三月十九日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  
  
       市、县科技工作是我省科技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全省各地国民经济增长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更好地为我省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现根据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就进一步加强我省市、县(含县级市和区,下同)科技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新时期市、县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根据《福建省科技发展“十五”规划》,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针,突出福建山海、侨台和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等特点,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通过省、市、县和跨地区、跨行业的广泛合作,重点加强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加速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全面提高地方的综合竞争力。     
  二、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各设区市创新体系是我省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规划和建设应纳入全省创新体系进行统筹考虑,接受省科技厅的指导。各设区市创新体系应注意发挥县(市、区)的作用,以科技发展促进沿海山区的共同繁荣。     
  (一)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各设区市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开发类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除保留一支精干的、高效的科技力量继续从事区域特色研究外,大多数具有开发能力的科研院所应转制成为科技型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入开发体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条件的地方可探讨政府与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的做法。充分重视和发挥科研院所、高校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新的研究开发体系。积极推进官、产、学、研、金的结合,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     
  (二)加快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新合剂”。省科技厅将继续指导和扶持市、县加快发展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集中部分专项资金帮助市、县培育、创建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以及科技评估和招投标机构等;并引导它们朝运营市场化、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努力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咨询、信息提供、人才培训、财务决算、资金融通、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改善研发和产业化的环境条件,促进科技成果在市、县的转化。     
  三、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各级政府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与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研发项目以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管理体系,适当加大市、县申报项目的指标比例和扶持力度,同时,每年拨出一定数额的专项经费用于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努力办好民营科技园区,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明星企业”,使民营科技园区成为各地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增长点。     
  四、加快建设高新技术园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市,县应准确定位,自觉接受省级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辐射,并以此作为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充分发挥哦省侨台和海外留学生的资源优势,采取优惠、灵活的政策,吸引海外高科技人才、高新项目及资金。各市、县要制定积极的政策,筹措配套资金,争取省级高新技术项目的“落户”;努力与省科技厅、省属研发机构或高校联合,加快建设技术水平高、运行机制新的高新技术园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等,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业服务
  体系,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五、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各市、县要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重点加强与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种苗产业和各地特色农业产业。努力做到种、养、加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和完善各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农村科技信息网络,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配合省科技厅做好星火技术产业带和“十五”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建设,创一批星火知名品牌,培训一批星火技术与管理人才,提高农村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六、切实加强科普工作,实施专利战略。坚持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占领群众的思想阵地,在群众中树立“崇尚科学、反对邪和’的良好风尚,形成全社会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风气。研究政策,引导科普工作产业化的发展。办好科技宣传周。实施专利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把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纳入一切科技活动的全过程,着力提高知识产权工作的综合水平。     
  七、充分发挥各市、县科技管理部门的作用。科技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信息和资源优势,以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管理研究为重点,开展具有前瞻性村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当好参谋;同时,要在完善管理机构、提高人员素质、转变行政职能、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与人才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的研究和实施;重点加强新技术研发、高科技人才和项目引进、科技进步良好环境营造等方面政策与管理工作,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要经常主动地向当地党委和政府汇报科技工作的新情况、新思路和新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共同推动当地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八、加强对市、县科技工作的领导。科技厅要进一步健全厅领导分片联系制度,确定一位厅领导和一个职能处(室)负责指导市、县科技工作。完善厅领导的基层调研工作制度,每人每年要保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到市、县调研,做到每次调研有主题、有成效。建立重大科技决策事前听取地方意见、事后及时通报的制度,提高地方在我省科技宏观决策中的参与度。省科技厅每年至少召开一促以加强市、县科技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全省性会议,及时研究、部署地方科技工作,做好信息服务。     
  九、加强科技立法执法与政策的指导。加速科技立法进程,在立法过程中充分考虑市、县科技工作的特点和需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地方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同时,加大科技执法力度。科技厅要根据实际需要,联合省人大、政协、财政、税务、监察等部]刁,不定期对市、县科技政策法规以及科技项目经费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积极探索市、县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市、县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建立全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体系,定期公布评价结果。     
  十、加大地方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除首先保证关系我省全局与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项目外,将优先安排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地方产业化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地方一高校一科研机构联合研发和山??海地区间的合作项目。鼓励市、县与省科技厅在科技项目上的合作。凡设立匹配资金的市、县;其申报的科技项目,省科技厅将予以优先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多争取承担国家项目,凡能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的市、县,科技厅将给予一定的资金匹配。继续做好科技扶贫工作。改进项目评审办法;进一步完善省重大科技项目专家评审和竞争招标制度。切实减少经费拨款环节,强化项目跟踪管理和验收工作。     
  十一、积极扶持地方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空间。在安排全省重大项目、申报国家重大项目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或在组织科技招商和实施科技兴贸行动计划时,要注重发挥地方特色与优势;对市、县项目认真予以指导和支持。帮助市、县筹建国际科技合作实体;鼓励地方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走向国际舞台,努力开拓技术劳务输出新渠道。在制定年度出国(境)的科技培训、考察与访问计划时,将考虑让更多的市、县科技管理干部参加。     
  十二、加快全省科技管理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统筹考虑厅机关和市、县科技管理干部的培训和交流,科技厅机关和市、县科技管理部门每年将互派1-2名干部进行挂职交流,并以不同形式对市、县科技管理干部进行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培训。结合科技发展和市、县工作需要,做好参加全国、全省科技系统的干部业务培训的推荐、组织工作,加快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十三、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把贯彻落实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解决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创新意识;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制定和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方案,严格遵守机关政务公示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一系列效能建设制度;更多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帮助地方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树立科技管理部门创新、服务、务实、高效、廉洁的新形象;积极为地方科技、经济工作提供服务。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