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度重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及政策措施,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在“双碳”背景下,家电虽不属于重点关注的高耗能行业,但能源消耗不容小觑,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能源与碳排放状况年度报告》显示,家电用电量占比超过20%,住宅碳排放量占比超过30%,由此可见,家电节能管理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饮水机作为家电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将可直接饮用的水通过消耗电能的方法进行加热、制冷并进行分发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办公室、学校、医院、家庭等场合。其主要分为冷热饮水机、单热饮水机和单冷饮水机。具有制冷功能的饮水机按制冷方式又可分为压缩机制冷式饮水机和电子(半导体)制冷式饮水机。
饮水机作为一种提供便捷、卫生的饮水设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并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饮水机线上零售量达1256万台,同比增长3%;零售额达51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茶吧机占比高达48.4%,其次为管线机和普通机,占比分别为18.5%和18.9%。2024年水家电(净水器、净饮机、饮水机、净水设备-线上)市场零售量为2790万台,同比增长6.2%。
目前,传统的饮水设备有两种工作模式:满水箱加热和步进式加热,这两种模式虽可依靠产品自身的能效水平运行,但难以根据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群体特征、不同时段的用水需求调整制水量,普遍存在设备不间断循环加热、非使用状态加热等能源浪费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开展了净水器动态水量调控人工智能垂直模型开发。项目主要创新点及特点在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净水器用水场景相结合,构建了动态水量调控ARIMA模型,通过用户使用状态数据进行自动优化,提高了前置设备对用水场景的识别精确度;根据历史和实时用水数据,结合自研的用水调控模型识别不同用水场景,针对不同用水场景进行设备制水量和制水时间最佳优化,实现了制水量准确控制;通过传感器布局及控制策略设计,提高了设备调控精准度和制水效率,实现了设备节水节能。
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多件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项目成果已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教育部机关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高新区尚华幼儿园、株洲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株洲市荷塘区政府等多家单位采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项目咨询:王艳欣13371759156
1.陈 耿 2.杨智程 3.范振飞 4.向 平 5.赵 雷 6.胡高航 7.王 戈 8.陈应刚
|
评价单位: |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
报告编号: |
202501003085 |
评价日期: |
2025-06-27 |
|
组织单位: |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 |
项目负责: |
雷智旺、王艳欣 |
成果管理: |
13681439210 |
1.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评价要求。
2.项目主要创新点及特点如下:
(1)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净水器用水场景相结合,构建了动态水量调控ARIMA模型,通过用户使用状态数据进行自动优化,提高了前置设备对用水场景的识别精确度。
(2)根据历史和实时用水数据,结合自研的用水调控模型识别不同用水场景,针对不同用水场景进行设备制水量和制水时间最佳优化,实现了制水量准确控制。
(3)通过传感器布局及控制策略设计,提高了设备调控精准度和制水效率,实现了设备节水节能。
3.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多件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4.项目成果已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教育部机关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高新区尚华幼儿园、株洲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株洲市荷塘区政府等多家单位采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评价委员会认为:项目在净水器动态水量调控人工智能垂直模型设计及应用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姓名 |
工作单位 |
职称 |
从事专业 |
吴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正高 | 自动控制 |
石志国 |
北京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 |
正高 | 大数据 |
常 霞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心 |
正高 | 计算机技术 |
孙家跃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
正高 | 传感器 |
周 鸣 |
中国电信 |
正高 | 通信 |
李安定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 |
正高 | 环境保护 |
周 迎 |
科技部火炬中心 |
正高 | 科技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