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报告编号
  家畜寄生虫绿色生物防控集成技术及应用 武汉纺织大学 202401003122
成果简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682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3.2%、4.5%、5.1%、4.3%;牛奶产量增长7.5%,禽蛋产量增长2.9%。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517万头,同比增长1.1%。上半年,生猪出栏37548万头,增长2.6%。
随着畜牧业生产向现代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的发展,兽药(包括兽药添加剂)在降低动物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和改善产品品质等方面起着显著的作用,已成为现代畜牧业不可缺少的因素。抗寄生虫药作为畜牧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兽药之一。其用于清除和杀灭畜牧动物体内的各种寄生虫,常用的有氯氰碘柳胺钠、倍氯米松、磷酸倍氯米松等。氯氰碘柳胺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线虫体内氧化磷酸化的过程,破坏其能量代谢,从而达到杀灭线虫的目的;倍氯米松和磷酸倍氯米松可以使寄生虫麻痹、产生饥饿效应并死亡。使用这些抗寄生虫药物,可以有效清除畜牧动物体内的各类绦虫、线虫、吸虫等寄生虫,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性疾病,提高畜牧动物的健康水平。
目前,畜禽寄生虫病主要防治措施依赖寄生虫应用化学药物春/秋两季驱虫及饲料添加,且需要长期反复使用,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包括虫体产生耐药性、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以及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药物经动物代谢后大部分以原药或代谢物的形式经动物的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其化学药物有害成份导致土壤、水体和大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药物残留会破坏生态平衡,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危害人体健康,亟待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开展了专项研发,项目主要创新点及特点在于:研发了捕食性真菌冻干生物制剂制备技术,实现了生产应用;开发了低浓度驱虫药0.6%伊维菌素预混剂,实现了批量生产;开发了捕食性真菌冻干生物制剂与化学驱虫药物的配方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家畜养殖生产的生物防控技术模式。
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项目研制的伊维菌素预混剂(商品名称:伊力佳)已通过湖北省兽药监察所(湖北省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并获农业农村部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应用前景广阔。
合作完成单位
1.内蒙古农业大学  2.中农华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5.宁夏大学  6.湖北工业大学  7.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农牧局  
成果完成人
1.游锡火  2.王 瑞  3.蔡金山  4.李松励  5.刘 阳  6.王小明  7.何钦义  8.薛栋升  9.曾徐浩  10.王玉万  11.王俊杰  12.白 婷  13.王 伟  14.任雅楠  15.李 伟  
成果评价情况
  评价单位: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报告编号: 202401003122 评价日期: 2024-09-28
  组织单位: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 项目负责: 雷智旺 成果管理: 13681429210
评价意见
1.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评价要求。
2.项目主要创新点及特点如下:
(1)研发了捕食性真菌冻干生物制剂制备技术,实现了生产应用。
(2)开发了低浓度驱虫药0.6%伊维菌素预混剂。
(3)开发了捕食性真菌冻干生物制剂与化学驱虫药物的配方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家畜养殖生产的生物防控技术模式。
3.项目研制的伊维菌素预混剂(商品名称:伊力佳)已通过湖北省兽药监察所(湖北省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并获农业农村部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4.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评价委员会认为:项目低浓度驱虫药0.6%伊维菌素预混剂制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评价专家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 从事专业
李安定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 正高环境保护
张建伟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正高兽药
佘锐萍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正高动物医学
彭应登 中华环保联合会专家委员会 正高环境工程
雷建都 北京林业大学 正高生物制药
林友华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正高科技管理
周迎 科技部火炬中心 正高科技管理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