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低成本跨季节储能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信息来源: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发布时间:2022-11-3

2022512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以视频网络会议形式组织召开了由清华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大规模低成本跨季节储热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1、提供的鉴定资料齐全,符合成果鉴定要求。

2、项目组针对零碳集中供热系统存在的关键问题,开展了大规模低成本跨季节储热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

1)开发了大规模低成本长周期跨季节储热技术并实现工程化。首次提出“周期性换热器”的概念,建立了跨季节储热系统炽分析模型并量化储热体各换热环节州损失。实现了大规模跨季节储热系统设计优化,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储热成本。

2)开发了大规模跨季节储热系统低品位热量高效取热技术并实现应业化。研发的专用型吸收式热泵,实现了利用较低温度热源进行低品位热量的提取。提出跨季节储热系统分区控制技术,降低了取热过程的炽耗散,提高了系统供热稳定性。

3)开发了大规模跨季节储热与零碳热源及热网的系统集成技术。通过热源网络优化,实现不同特性的热源网络化设计及整合,建立基于 “源---储”各子系统的动态特性的系统参数优化匹配及控制方法。开发并利用非均质士壞分层热物性辨识方法,实现了垂直分层士壤热物性在线辦识。

4)上述研究成果己在赤峰50m³地埋管、兰州2000m³水箱储热供热项目进行应用,地埋管储热效率83.9%,水箱储热效率88%。经国内外查新,地埋管跨季节储热示范工程为国内首创、储热体积为全球最大,其储热效率优于国外同类型项日。

3、项目出版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3 项,发表了学术论文26篇。

鉴定委员一致认为:本项目多项原创成果己实现工程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