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李平团队
个人情况
李平,三级教授,博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委员,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类委员,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理事,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2019年入库),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2019年入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2014年,2015年,2020年),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会评评审专家(2017年),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评审专家(2015年、2016年、2018年),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2017年),江西省“双千计划(引进)”创新领军人才(自然科学类)评审专家(2018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2018年)等。
教育(工作)经历:1986年9月-1990年6月 在河南科技大学(原洛阳工学院)材料系铸造专业攻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90年7月-2003年8月 在东风汽车公司铸造一厂工作,高级工程师(期间,1999年9月-200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3年9月-2006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
2006年7月-至今 在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工作(期间,2007年11月-201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教学情况:
主讲《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金属工艺学》、《造型材料》、《铸造设备》课程(本科生)、《材料加工原理》课程(研究生),指导培养10余名硕士研究生
科研领域:
长期从事汽车、拖拉机等零部件铸造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和模具设计的研究与开发,材料的摩擦磨损、腐蚀与断裂机理及防护。
科研情况:
近年来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Carbon、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摩擦学学报、钢铁研究学报、内燃机工程、铸造、汽车工艺与材料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专利20余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科技部国际重大合作项目1项,主持参与省、市厅、企业等科研项目多项,河南省科技厅组织鉴定成果6项,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三等奖4项,市厅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团队情况
1909年,河南理工大学(简称“河南理工”;英文: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简称“HPU”)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在黄河之滨、太行之阳的焦作诞生,成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校历经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简称“焦作矿院”;英文:Jiaozuo Mining Institute,英文简称“JMI”)和焦作工学院(简称“焦工”;英文: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英文简称“JIT”)等重要历史时期,2004年更名河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河南省特色骨干高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现有南校区(焦作市世纪路2001号)、北校区(焦作市解放中路142号)、西校区(焦作市建设西路55号)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100余亩,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设有22个教学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安全技术培训中心);78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经、法、文、教、艺、医九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40000余人;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举办4个本科教育项目。建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人文社科基地等54个,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43个;建有电工电子、工程训练中心等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含项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48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达22.2亿元,纸质图书329万余册,实现教学科研条件现代化。建成省级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拥有3座图书馆、2所附属医院;建成万兆校园网主干和信息门户平台,校园无线网全覆盖,获教育部“高等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和“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建有1座大型现代化体育馆,运动场馆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多次承办CUBA、CUFA等大型体育赛事,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矿业工程学科在2018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居51-75名,为河南省唯一世界百强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三,为全省普通高校唯一A类学科;拥有2个省优势特色学科、2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建成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具有硕士学位推免权和开展本硕、硕博连读资格,入选“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获批全国工程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10个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
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共有4个本科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锻造、焊接三个方向)、材料化学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学院在校本科生近2000人。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矿业工程材料博士学位授予权、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等,建有凝固技术与亚稳材料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煤炭节能减排材料与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矿业工程材料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非平衡凝固与亚稳材料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矿业材料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河南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煤制气和煤系气绿色高效利用材料河南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等。
研究方向
金属材料先进成形技术、
材料的摩擦磨损、腐蚀、断裂理论及防护
取得的成果
1)开发了煤矿掘进机履带板等高强韧低合金钢材料及产品
2)开发了水泵、料浆泵叶轮等不锈钢材料及产品
3)开发了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等高性能铸铁、铸钢、铝合金材料及产品
4)开展了铸铁、铸钢和表面涂层、镀层等腐蚀磨损理论及防护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