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度重视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总体要求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度减少,水体污染得到初步遏制;203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总体改善,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率到75%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饮用水水源水质优于Ⅲ类比率达到95%左右;2050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强化科技是实现防治计划的重要支撑,因此,要求加快推广示范适用技术,攻关整合先进技术,尤以水生态修复、饮用水净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技术为重点。要求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太湖、滇池等富营养化重点水域加大治理力度,保障南水北调等调水工程水质安全。
“十四五”期间水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在水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修复,注重“人水和谐”,让群众拥有更多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十四五”规划向水生态系统功能恢复转变,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生活,实实在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是“十四五”期间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愿景。“十四五”时期重点流域规划名称中将“水污染防治”调整为“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对生态环境功能需求与日俱增,而单纯的水质改善距离实现2035年“美丽中国”水生态环境内涵有较大差距。优良水生态环境不仅要有良好的水质,还要有充足的生态流量和健康的水生态,这意味着需要保护和恢复能持续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完整水生态系统。
本项目针对我国地表水污染状况,自主研发了全太阳能无人驾驶水生态保障船关键技术:创新设计了船式双翼太阳能板可移动水生态修复装备,实现了绿色供能;研制了基于太阳能供电的自吸式液膜增氧系统和智能水体增氧修复机等装置,形成了多效立体富营养化水生态修复系统,有效增强了水体修复区植生修复能力;开发了独立供电、航道指挥、物联协同、智能监测等系统及数据中心,实现了无人化作业。
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项目水生态修复系统已通过第三方检测,在郑东新区龙子湖水环境保护生态工程等项目中成功应用,反映良好,发展前景广阔。
1.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2.河南省爱可沃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1.王新海 2.刘建发 3.刘 勇 4.郑 鑫 5.王永褔 6.赵伟玲 7.郑志宏 8.范伟丽 9.刘海鹏 10.许 英 11.周艳梅 12.张万强 13.王 峰 14.武军杰 15.张 磊 16.吴玉锋 17.徐括喜 18.赵晓伟 19.Usman Farooq 20.刘小强 21.闫万华
|
评价单位: |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
报告编号: |
202101003003 |
评价日期: |
2021-02-25 |
|
组织单位: |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 |
项目负责: |
雷智旺 |
成果管理: |
13681439210 |
1.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评价要求。
2.项目主要创新点如下:
(1)创新设计了船式双翼太阳能板可移动水生态修复装备,实现了绿色供能。
(2)研制了基于太阳能供电的自吸式液膜增氧系统和智能水体增氧修复机等装置,形成了多效立体富营养化水生态修复系统,有效增强了水体修复区植生修复能力。
(3)开发了独立供电、航道指挥、物联协同、智能监测等系统及数据中心,实现了无人化作业。
3.项目水生态修复系统已通过第三方检测,在郑东新区龙子湖水环境保护生态工程等项目中成功应用,反映良好。
4.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评价委员会认为: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姓名 |
工作单位 |
职称 |
从事专业 |
丁天怀 |
清华大学 |
正高 | 机电一体化 |
彭应登 |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正高 | 环境工程 |
姚昆仑 |
《中国高新科技》期刊社 |
正高 | 科技管理 |
缪 谦 |
国家电网 |
正高 | 节能 |
聂军刚 |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
正高 | 重大装备 |
孙家跃 |
中国化工学会新材料委员会 |
正高 | 功能材料 |
周 迎 |
科技部火炬中心 |
正高 | 科技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