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管回转干燥法煤调湿技术
成果简介
  1、科学技术领域
  本项目属于节能技术领域。
  2、主要科技内容
  煤调湿(CMC)是利用干熄焦发电后的低压蒸汽(1.2~1.6Mpa,315℃)作为热载体,对装炉煤料进行干燥、脱水以降低入炉煤的水份或对入炉煤的水份进行调节,控制炼焦耗热量、改善焦炉操作、提高焦炭质量和扩大非粘结性煤用量的炼焦技术。
  煤调湿的工艺流程:来自煤粉储仓的湿煤粉经皮带输送机,均匀的加入到蒸汽管回转干燥机内,湿煤粉在蒸汽管回转干燥机进料螺旋的输送下进入蒸汽管回转干燥机回转筒体内,在此煤粒与蒸汽管回转干燥机内布置的通有过热蒸汽的蒸汽管充分接触干燥,物料中的水份被不断蒸发,物料从干燥机入口向出口方向运动,当物料到达蒸汽管回转干燥机出口时成为水份≤6.5%的产品,产品从干燥机下料口经出料螺旋汇合后,输送至炼焦工段。
  从蒸汽管回转干燥机尾部排出的载气、水蒸汽及湿煤粉尘被引风机抽吸到袋式过滤器内进行气固分离。分离下来的粉尘沉积到袋式过滤器底部经星型卸料器卸出后,进入双轴搅拌型混合机内进行增湿,增湿后的煤再返回皮带。净化后的载气、水蒸汽经引风机引至烟囱排放。
  3、技术经济指标
  煤处理量:400t/h;
  干燥后煤含水率:6%~8%。
  4、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应用推广
  对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
  ⑴采用CMC技术后,煤料含水量每降低1%,炼焦耗热量就降低62.0MJ/t(干煤)。当煤料水分从11%下降至6%时,炼焦耗热量相当于节省了11%。
  ⑵装炉煤水分降低,还可以提高炼焦速度,缩短结焦时间,改善焦炭质量。含水9%~11%的装炉煤经干燥调湿后水分降低为5%~6.5%时,装炉煤的堆密度增加,约提高6.9%,结焦时间约缩短4% ,两项效果可使焦炉生产能力提高11%左右。
  ⑶改善焦炭质量,其中DI15150可提高1%~1.5%,Sar提高1%~3%;在保证焦炭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多配弱粘结煤8%~10%。
  ⑷煤料水分降低可减少1/3的剩余氨水量,相应减少剩余氨水蒸氨用蒸汽1/3,同时也减轻了废水处理装置的生产负荷。
  ⑸减少温室效应,平均每吨入炉煤可减少约35.8kg的CO2排放量。干馏热量单耗约降低340MJ/t煤。节约能量扣除干燥机加热蒸汽单耗后为180MJ/t煤
  ⑹煤料水分稳定在6%的水平上,使得煤料的堆密度和干馏速度稳定,这非常有益于改善焦炉的操作状态,有利于焦炉的降耗高产。
  ⑺煤料水分的稳定可保持焦炉操作的稳定,有利于焦炉延长寿命。
  应用推广: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每小时330吨煤调湿系统工程、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焦炉易地改造工程每小时350吨煤调湿装置均应用了该技术,该技术还推广应用在国华电力印尼每小时50吨褐煤提质工程、山西天脊路安化工有限公司粉煤干燥和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褐煤干燥。
  
成果完成人
赵旭;窦岩;蒋永忠;史晋文;詹仲福;曹善甫;杨晓菊;令永功
完成单位
  单位名称: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 谢晓玲
  单位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合水北路3号 联系电话: 0931-7312942 13909490091
  邮箱: Rdgz@rddry.com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