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热裂解工艺(Catalytic?Pyrolysis?Process,简称CPP)是在国内催化裂化、催化裂解技术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研究开发的,通过中试、工业实验及有关部门组织的鉴定,项目的设计基础是可靠的。但其工业试验装置年处理能力为8万吨重质油,仅通过72天的连续运行,本项目装置年处理能力为50万吨常压渣油,为此,尚需在工程设计、生产运行阶段,由建设单位以及研发、设计单位紧密协作,采取切实措施,确保装置建成投产后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
沈化集团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50万吨/年催化热裂解(CPP)制乙烯项目是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以?[2004]1650号核准,并在2005年10月列入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项。在2006年国务院通过的《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中,CPP被列入乙烯新原料来源开发重点新技术示范工程。50万吨/年催化热裂解(CPP)制乙烯装置采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催化热裂解(CPP)技术,裂解气精制与分离采用美国石伟国际公司前脱丙烷前加氢技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提供反应再生系统设计基础工艺包、美国石伟国际公司提供裂解气精制与分离设计基础工艺包及裂解炉的基础设计、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负责CPP制乙烯装置的基础设计及详细工程设计。装置设计规模为年处理50万吨大庆常压渣油,设计年开工时数为8000小时,是世界上第一套以石蜡基常压渣油为原料富产乙烯和丙烯的工业化装置。CPP制乙烯装置由反应再生系统(反应-再生单元、分馏单元、含硫污水和碱渣综合处理单元及其公用工程等)、乙丙烷裂解炉、裂解气精制与分离系统等组成。项目于2007年3月全面开工建设,于2009年7月投料试车,实现了装置一次试车成功。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在沈阳对CPP示范项目工艺技术和经济性考核进行了专项验收,与会专家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评估报告认为:CPP示范装置是世界上第一套以石蜡基常压渣油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的工业化装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开辟了一条低碳烯烃规模化生产的新工艺路线,对积极推动石油资源的深加工和合理有效利用,加快调整,振兴我国石化产业,均有重要意义。CPP技术路线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在我国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该装置已达到工业化示范的预期目的,技术成果具备了适当放大、推广的条件。CPP装置经过摸索改造,运行良好,乙烯、丙烯收率分别达到17%和22%,超过原设计指标。催化热裂解(CPP)制乙烯装置作为世界第一套以常压渣油为原料制乙烯的工业化装置,通过生产实践,不断地对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创新,使得CPP装置已成为原料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运转周期长的成熟的工业化装置,催化热裂解(CPP)制乙烯技术已成为拓宽乙烯原料来源、开辟渣油应用工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
王大壮、王鹤洲、谢朝钢、李惠武、吴雷、吴小平、许昀、王明伟、郭泉、闻兵、欧京阳
|
单位名称: |
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杜伟刚 |
|
单位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市府大路55号年华国际大厦2705室 |
联系电话: |
024-23852279;13840208902 |
|
|
|
邮箱: |
Duweigang@bluestar.chem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