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1617《建筑密封胶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国际标准的制定
成果简介
  本项目为《建筑密封胶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国际标准的制定,属于国际标准方法制定类项目。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有:
  (1)设计了一种独特的阳极氧化铝支架,支架是由两块厚度为2mm,尺寸为120mm×18mm×18mm(长×宽×高)的可旋转的L型阳极氧化铝支撑板,铆接到厚度为2mm的阳极氧化铝底板上制成,固定在底板上的支撑板应能以很小的摩擦围绕铆接点自由旋转。底板上有5个等间距的直径为5mm的圆孔(用于改善密封胶背面的通风情况,确保密封胶更好的交联和干燥)和2个直径为3mm的圆孔(用于固定挡块)。L型支撑板之间形成的空隙尺寸为120mm×20mm×18mm(长×宽×高),将密封胶涂装在支架的空隙中,待密封胶固化后,在支架两端插入限位块控制密封胶的变形,以模拟密封胶在实际使用状况下受到的周期性变形。
  (2)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分别从密封胶老化后出现的裂纹长度、宽度和深度三个维度来评价密封胶的老化情况。每个降解周期结束后(持续6周),观察试样中胶条(拉伸/压缩状态下)外观、内聚和粘接的变化;沿着试样长度方向,评价达到一定拉伸/压缩变形值的试样上出现内聚破坏的裂纹数量,评价任何产生的重大内聚破坏或粘接破坏的裂纹(裂纹深度>3mm)的长度、深度和产生的区域。
  本项目完成后发布了一项国际标准ISO 11617-2014 Buildings and civil engineering works — Sealants — Determination of changes in cohesion and appearance of elastic weatherproofing sealants after exposure of statically cured specimens to artificial weathering and mechanical cycling(房屋与土木工程建筑 密封胶 静态交联的弹性耐候密封胶样品在经历人工气候老化和机械循环后的内聚力和外观变化的测定方法,简称《建筑密封胶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ISO 11617-2014已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发布。
  密封胶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方法的制定为密封胶耐久性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试验方法,为密封胶使用方和生产方提供了一种评价密封胶耐久性的方法。通过对密封胶的耐久性试验,有助于密封胶生产企业开发具有更高耐久性的密封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放心、更安全、更可靠的密封胶。
  在ISO 11617制定过程,国内密封胶领头企业白云化工有限公司就对该方法极为关注,在验证试验中,我们在国内选用了白云化工有限公司的一种密封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良好。ISO 11617-2014发布后,得到国标委批复,决定将该标准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2015年国标委下达了制定《密封胶动态老化内聚强度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的任务,任务编号为20151906-T-606,我司全程参与ISO 11617的制定工作,对ISO 11617技术内容的理解和试验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公司为相应国家标准的主导起草单位。项目组相信随着国家标准的制定及发布,密封胶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成果完成人
易军、谢宇芳、杨育农、邓思娟、刘晓丹、尹文华、殷玉明
完成单位
  单位名称: 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 邓思娟
  单位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西路396号 联系电话: 020-32373694;13580531175
  邮箱: dengsijuan@bluestar.chemchina.com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