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成果网
  • 首页
  • 成果登记
  • 优选资源
  • 精准对接
  • 成果转化
  • 合作专栏
  • 数据排行
  • 政策动态
  • 鲜食玉米品质机理研究及技术应用
    成果概况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体现形式: 农业、生物新品种 课题来源: 地方计划
    起止时间: 1995.01 至2013.12 研究形式: 独立研究 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简介
         本项目所属农业技术领域。 鲜食玉米就是因其具有良好的适口性而可供人们食用的甜玉米或糯玉米品种。由于我国鲜食玉米的科研和产业起步较晚,鲜食玉米育种的核心技术即品质评价技术体系的缺失成为成为鲜食玉米育种的主要障碍。本项目针对我国鲜食玉米科研和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技术需求,围绕鲜食玉米育种的核心即品质问题展开技术攻关。项目确立了鲜食玉米品质评价指标即品质评价技术体系研究、鲜食玉米品质形成机理研究、鲜食玉米高产优质化栽培技术研究为重点内容,并以适口性为突破口,应用育种技术的创新成果,选育了一系列特种玉米新品种,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 1.针对我国鲜食玉米品质评价技术体系不完善、重点指标不突出、指标量化程度低的问题,首次采用以熟样(蒸熟)对果皮进行品质鉴定,首次引入果皮拉力和果皮强度指标,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分级更容易,并可用于育种实践。同时,在国内外没有专用仪器的情况下,首次改进卧式电脑拉力仪,对玉米果皮进行物理指标测定,并取得成功。经查新检索,国内外未见相同报道。 2.受脆皮水果和脆嫩蔬菜的启发,首次发现鲜食玉米的脆质果皮性状,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果皮的脆化可有效解决鲜食玉米因果皮厚、韧性强、皮渣多而导致的适口性问题,为解决鲜食玉米特别是甜玉米多皮渣的老大难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经查新检索,国内外未见相同报道。 3.通过对果皮细胞的理化性质及其与适口性关系研究,揭示出果皮薄厚与果皮柔嫩性不存在相关性,否定了以往一直认为两者间相关的观点;揭示出细胞壁木质素的含量与果皮拉力呈显著负相关。为高木质素含量、高脆性、柔嫩果皮的鲜食玉米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经查新检索,国内外未见相同报道。 4.在鲜食玉米优质栽培配套技术研究中,发明粮笋兼用玉米笋生产技术专利1项。并利用玉米植株特有的大喇叭口的形态学特征,研制出用灌心的方法生产高硒和高锗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成本低、效果好、无污染、效益高,并可进行定量设计,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5.将项目研创的鲜食玉米品质评价技术体系、脆质果皮资源及育种新技术应用于育种实践,选育具有脆质果皮性状、口感好的鲜食玉米自交系,育成沈糯8号、沈糯9号、沈糯10号3个鲜食玉米新品种,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出一系列双隐性(sh2wx)、三隐性(sh2suwx)的甜+糯型鲜食玉米自交系,并组配出一些有苗头的新组合。创制出一系列的玉米彩色育种的技术方案,采用双色层选育和三重聚合的方法育成多种遗传类型的彩色糯玉米自交系,并组配新组合。 6.本项目选育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及配套优质栽培技术在省内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累积推广种植面积223.1万亩,累积新增经济效益15.79亿元。
    应用前景
    主要应用行业: 农、林、牧、渔业 知识产权形式: 专利
    应用状态: 产业化应用 拟转化方式:
    单位概况
    完成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
    单位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东陵路120号
    单位电话: 024-88488861;88421121      
    联系方式
    联系人: 孟祥东 联系人电话: 13644069805 联系人Email: mxd3000@163.com
    WeChat 微信公众号
    WeChat
    Hotline 服务热线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