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报告编号
  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01003046
成果简介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过程溶出并通过降雨、径流汇聚一起形成的恶臭液体,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细菌以及重金属,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会逐渐累积污染物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直至功能丧失,甚至通过生物链最终到达人类身体,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填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有日趋严重的趋势,如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社会运行和水生态环境。
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效率低、设备抗污能力差,寿命短和浓缩尾液无法有效处理等重大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成果完成单利用多年在污水处理方面的研究积累,开展了“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的研发,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件,软件著作权1件,受理发明专利4件,主要科技创新如下:
1.发明了“预处理+MBR-RO+软化+二级DTRO+二级HPRO+MVR蒸发+脱气+离子交换+尾液固化”组合工艺,解决了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复杂、处理效果差,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实现了垃圾渗滤液全量化无害处理和“零排放”, 确保了高出水率及处理系统稳定达标达产。
2.采用匀速、高湍流的导流盘设计技术,开发出多种新型DTRO组件导流盘,利用导流盘凸点的扰流作用,使导流盘上每个凸点均处于高湍流状态,增强其内部的湍流能量,有效提升了DTRO组件渗透膜的抗污染性。
3.发明了垃圾渗滤液新型改性复合固化剂,通过对传统固化剂添加矿物掺合料、碱性激发组分、吸水增稠组分和膨胀组分等多组分助剂进行改性,提高了固化体对重金属离子、有机质和氨氮等成分的后期固化效果,解决了传统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强度低且用量大的技术难题,明显降低了成本。
4.创新设计了新型低能耗抗污染MBR膜生物反应器,采用管式膜、壳体和曝气污泥射流设备及内压间歇运行模式,有效控制了膜污染;通过PVDF/PMMA/PES三元共混配方优化及浸没沉淀共混法制备改性MBR内置PVDF膜,改善了膜的亲疏水性,有效降低了膜材料的清洗频率,减缓了通量衰减速率,大幅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出水水质。
5.设计开发了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设备智能运维平台,实现了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集中管理,远程配置和故障预警,提高了设备工作和维保效率,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经河北省环保产品质量江都检验研究院和营口洁瑞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检测,设备产品符合Q/XMJR 005-2021《两级DTRO成套处理设备》要求,产水水质符合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与效率、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方面具有明显的国内外竞争优势。项目整体技术先后用于“重庆市长生桥垃圾填埋场浓缩液处置项目”、“盖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应急处理服务”等项目,实现运营收入约22728万元,新增利税约9000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合作完成单位
1.厦门理工学院  2.优尼索膜技术(厦门)有限公司  
成果完成人
1.董正军  2.严 滨  3.王如顺  4.叶 茜  5.学 贤  6.许美兰  7.谢炜炫  8.袁志群  9.周 静  10.徐 苏  
成果评价情况
  评价单位: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报告编号: 202101003046 评价日期: 2021-08-07
  组织单位: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 项目负责: 雷智旺、李育春 成果管理: 13681439210
评价意见
一、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评价要求。
二、项目针对传统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局限,开展了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主要技术创新如下:
1、发明了“预处理+MBR-RO+软化+二级DTRO+二级HPRO+MVR蒸发+脱气+离子交换+尾液固化”组合工艺,解决了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差,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实现了垃圾渗滤液全量化无害处理和“零排放”。
2、采用匀速、高湍流的导流盘设计技术,开发出多种新型DTRO组件导流盘,增强其内部的湍流能量,有效提升了DTRO组件渗透膜的抗污染性。
3、创新研发了垃圾渗滤液新型改性复合固化剂,提高了固化体对重金属离子、有机质和氨氮等成分的固化效果。
4、创新设计了新型低能耗抗污染MBR膜生物反应器、PVDF/PMMA/PES三元共混配方优化及浸没沉淀共混法制备改性MBR内置PVDF膜,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出水水质。
5、设计开发了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设备智能运维平台,实现了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管理、远程配置和故障预警,提高了运维效率,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经河北省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等第三方机构检测,产水水质符合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设备产品符合Q/XMJR 005-2021《两级DTRO成套处理设备》要求。
四、产品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五、项目获得中国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软件著作权1件,申请PCT专利5件。
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综合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评价专家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 从事专业
侯立安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院士环境工程
汪 印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正高环境工程
洪俊明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正高膜技术
黄宝铨 福建师范大学 正高环境友好材料
廖万彩 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正高机械工程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