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报告编号
  铝灰三段脱氨无害化处理及深度资源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湖南绿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1003011
成果简介
2021年1月1日,由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正式施行。明确将“电解铝过程中电解槽维修及产生的废渣”、“电解铝过程中产生的盐渣、浮渣”、“再生铝熔炼、精炼过程熔体表面产生的浮渣,及其回收铝过程产生的盐渣和铝灰”列为危险废物管理。
铝灰从来源上可分为电解铝灰和再生铝灰。在铝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浮渣称为电解铝灰,1吨电解铝大约能产生10~15千克铝灰,产量约为80~100万吨/年;在废铝再生、重熔过程中产生的浮渣称为再生铝灰,每吨铝加工应用的全过程将产生100~200千克的再生铝灰,如加上铝灰历史存量和产能发展排放增量,其双层叠加量更为惊人。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普遍采用铝灰提取金属铝后送第三方危废处置机构处理的技术方案(通常电解铝生产、再生铝生产、铝锭熔铸过程中产出的铝灰,金属铝的含量约为20%~60%,一次铝灰分离出金属后的细灰,金属铝的含量约为5%左右),此方案虽能实现金属铝的回收利用,但忽略了铝灰中氟、氮、氯等有价元素的提取利用,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增加了环保成本,亟待解决。
项目基于氮化铝催化水解技术,研发了氮化铝专用催化剂,采用有机酸钠、氨基酸钠、氢氧化钠等为原配料,通过配方优化,保证了氮化铝催化水解效果;创新了三段法脱氨工艺。采用铝灰加水化浆初脱氨、制浆再脱氨、催化剂终脱氨三段工艺,通过对工艺参数精确控制,避免了剧烈脱氨催化反应,确保了氨气安全、高效回收;形成了铝灰全封闭处理成套装备。通过将催化脱氨系统、氨气回收系统、固液分离系统等模块化集成,实现了铝灰中铝、氟、氮、氯等元素分离和提纯,大幅提高了铝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效率和价值,有利于环境保护。
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项目产品经湖南华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检测,所检项目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项目技术及装备已被兴化市永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采用,反映良好,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成果完成人
1.陈湘清  2.唐 剑  3.陈黎军  4.陈小松  5.周贤明  6.李湘花  7.彭助桂  8.陈和清  9.吕敬友  10.唐小国  11.莫年明  12.李向前  13.吕丽群  14.吕芳丽  15.王 波  16.赵建成  
成果评价情况
  评价单位: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报告编号: 202101003011 评价日期: 2021-05-15
  组织单位: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 项目负责: 雷智旺 成果管理: 13681439210
评价意见
1. 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评价要求。
2. 项目基于氮化铝催化水解技术,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
(1)研发了氮化铝专用催化剂。采用有机酸钠、氨基酸钠、氢氧化钠等为原配料,通过配方优化,保证了氮化铝催化水解效果。
(2)创新了三段法脱氨工艺。采用铝灰加水化浆初脱氨、制浆再脱氨、催化剂终脱氨三段工艺,通过对工艺参数精确控制,避免了剧烈脱氨催化反应,确保了氨气安全、高效回收。
(3)形成了铝灰全封闭处理成套装备。通过将催化脱氨系统、氨气回收系统、固液分离系统等模块化集成,实现了铝灰中铝、氟、氮、氯等元素分离和提纯,大幅提高了铝灰资源化利用效率和价值,有利于环境保护。
3. 项目产品经湖南华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检测,所检项目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项目技术及装备已被兴化市永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采用,反映良好。
5. 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评价委员会认为: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建议加大推广力度,满足市场需求。
评价专家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 从事专业
彭应登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正高环境工程
杨晓松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环境工程研究所 正高有色环保
孙家跃 中国化工学会新材料委员会 正高功能材料
李安定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 正高环境保护
田仁生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研究院 正高环境工程
辛 升 国家节能中心 正高节能
周 迎 科技部火炬中心 正高科技管理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