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报告编号
  乡村建筑节能与清洁低碳供能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应用 清华大学
成果简介
(1)项目建立了基于乡村建筑特点的热环境营造分析模型和热指标体系,主持编写中国首个农村建筑节能设计国家标准;开展农房节能保温改造项目示范,在北京等地实现约1.3亿平方米乡村建筑节能改造;结合我国北方地区乡村清洁取暖实际,首次提出“经济型靶向保温”和基于可持续发展及可规模化推广的北方清洁取暖“四一”模式,在大幅度降低改造成本的同时,兼顾供暖设备节能效果和运行经济性,破解了我国乡村建筑取暖清洁化改造的难点和痛点问题。
(2)项目率先提出并开发了节能舒适、经济适用的全新电取暖设备——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研发了变频增焓循环系统控制及高效高可靠性保障技术,解决了低温工况下压缩机制热量不足、可靠性差、噪音高等痛点、难点问题,提高了压缩机及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的低温制热能力和可靠性。研发了基于分层射流和低位附壁的耦合送风技术,解决了传统热泵制热时热空气上浮导致舒适性差的技术难题,改善了房间气流组织,提升了人体活动区域的供暖舒适性。项目产品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验,依据GB/T 7725、GB/T 17758、JB/ T 13573等标准,在室外温度为-12℃、-20℃、-30℃时的制热量、压缩机最高运行频率、室内外各风挡噪声等指标均优于国内外已有的热泵产品。
(3)项目率先提出并开发了智能型生物质颗粒燃料清洁炉具技术。研发了针对热效率提升的双层炉排燃烧技术和扰流强化传热技术、针对PM2.5排放抑制的精准供料技术和五级沉降技术、针对NOx减排的高温碳层异相还原技术和烟气再循环技术等炉具性能综合改善技术体系,实现了炉具综合热效率80%以上、PM2.5排放浓度低于30mg/m3以及NOx排放浓度低于150mg/m3,突破了户用生物质炉具在无任何尾部处理措施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瓶颈。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依据GB/T 10180、GB/T 16155、GB/ T 16157等标准,项目产品的热性能和大气污染排放等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成果完成人
1.杨旭东  
成果评价情况
  评价单位: 报告编号: 评价日期: 2021-07-02
  组织单位: 项目负责: 荣杏 成果管理: 18611202782
评价意见
2021年7月2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清华大学、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启迪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乡村建筑节能与清洁低碳供能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应用”项目科技成果线上现场结合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专家(名单见后)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1、项目提供的材料齐全,符合鉴定要求。
2、项目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
(1)组织大规模全国性调研,获取了我国乡村建筑及其用能状况总体数据,量化了农村建筑用能对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为国家和地方制定乡村清洁低碳发展政策奠定了基础;建立了自然能源利用的乡村建筑热环境营造分析模型和热指标体系,开展农房节能保温改造项目实例,主持编写我国首个农村建筑节能设计国家标准;结合我国北方地区乡村清洁取暖实际,首次提出“经济型靶向保温”和北方清洁取暖的“四一”模式(户均初投资一万元左右、年运行费一千元左右、一键式操作、一个规划),为乡村大规模推广清洁取暖提供了可持续的新模式和技术路径。
(2)成功开发了节能舒适、经济适用的电取暖设备——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研发的变频增焓循环系统控制,解决了低温工况下压缩机制热量不足、可靠性差、噪音高等难点问题,提高了压缩机及空气源热泵热风机的低温制热能力和可靠性。研发的基于分层射流和低位附壁的耦合送风技术,解决了舒适性差的技术难题,改善了房间气流组织,提升了人体活动区域的供暖舒适性。项目产品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验并经国内外查新,在室外温度为-12℃、-20℃、-30℃时的制热量、舒适性、室内外噪声等指标均优于国内外现有的热泵产品。
(3)成功开发了智能型生物质颗粒清洁炊事和取暖炉具。研发了针对热效率提升的双层炉排燃烧技术和扰流强化传热技术、针对PM2.5排放抑制的精准供料技术和五级沉降技术、针对NOx减排的高温碳层异相还原技术和烟气再循环技术等炉具性能综合改善技术体系,实现了炉具综合热效率80%以上、PM2.5排放浓度低于30mg/m3以及NOx排放浓度低于150mg/m3,突破了传统户用生物质炉具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瓶颈。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并经国内外查新,项目产品的热性能和污染排放等指标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3、在上述三项关键技术领域,项目完成单位牵头编制相关设计、产品、工程标准9部,出版专著7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61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发表了系列论文。
4、项目相关技术和产品实现产业化及大规模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在北京等地实现约1.3亿平方米乡村建筑节能改造;开发了国际首创的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风机产品,形成自动化生产线9条,并在寒冷和严寒地区实现119.4万台套的应用;形成5条智能型生物质颗粒燃料取暖炉自动化生产线,完成3.3万台应用。上述两项技术产品三年累计销售27.4亿元,与燃烧散煤相比,每年直接节省能耗约157万吨标准煤,减少约393.3万吨CO2排放,5837.2吨PM2.5排放,2839.7吨SO2排放和3155.2吨NOx排放,每年为农户节约取暖费22.7亿元。
鉴定委员一致认为:本项目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科研成果,有力推动了乡村建筑节能与清洁低碳供能领域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建议对项目相关数据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将成果的题目由《乡村建筑节能与清洁低碳供能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应用》修改为《乡村建筑清洁低碳用能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应用》。
评价专家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院士
吴德绳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高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