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寒地优异松粳号水稻核心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
完成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起止时间: 1995.01 至2019.12 转让范围: 不转让
成果评价单位: 中科高博(北京)科学技术服务中心
成果推荐单位: 中科高博(北京)科学技术服务中心
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评价方式: 机构评价
成果简介
.主要研究内容
黑龙江省现有水稻6000多万亩,是保障国家口粮的“压舱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品种是决定稻米品质优劣的首要条件,而种质资源又是培育优良品种最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多年以来寒地稻区水稻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多为椭圆粒型腹白多、外观品质差,优质水稻品种数量不足;寒地稻区水稻育种又主要以粳粳交为主,种质资源多为引进日本的和地方收集的资源,性状单一、遗传基础狭窄、有利基因匮乏,已成为制约该稻区水稻育种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该稻区又具有水稻生育期短、稻瘟病、低温冷害频发的特殊生态条件,使得水稻新品种培育更加困难。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开展了以下工作:
(1)引进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采用籼粳杂交、地理远缘杂交等方法,创制适合寒地稻区的优异核心种质。
(2)以优质、高产、多抗、适应性广为育种目标,采用“双中双压双结合”后代筛选模式,培育适合寒地稻区的优良水稻新品种。
(3)根据品种特性,研制符合不同类型品种相适应的配套生产技术。
2.创新点
(1)利用具有籼粳血缘的中间材料为亲本,在寒地稻区首创了直立穗型和长粒型两类优异核心种质,丰富了寒地水稻种质资源,拓展了寒地水稻种质基因库,破解了寒地稻区水稻种质资源匮乏的难题。
(2)直立穗型松粳3号和长粒型松粳6号、松粳10号及其衍生品种被多家育种单位做为骨干亲本,培育出122个多优集成的水稻品种,衍生的后代品种共获得黑龙江省重大效益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
(3)制定了香稻、优质稻、超级稻3个品种的地方标准,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满足了不同类型品种对栽培技术的生产需求。
(4)创制的“松粳号”优异核心种质衍生的后代品种类型多、品质优、覆盖广,利用优质水稻品种创建了稻花香、长粒香大米品牌。
3.创新的科学价值
(1)资源创制方面:项目首创建了具有籼粳血缘的直立穗型松粳3号和长粒型松粳6号、松粳10号两类优异种质资源,为多用途育种目标实现创造了必要条件。
(2)品种培育方面:利用项目创制的直立穗型和长粒型两类优异种质资源直接或间接育成优质水稻品种122个,成果覆盖整个寒地粳稻区,累计推广种植11866.8万亩,其中项目组育成水稻品种14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1项,累计推广种植3546.9万亩,成果转化金额906万元。
(3)品牌创建方面:项目创制的松粳号核心种质衍生的香型和长粒型稻米创建了“五常大米”稻花香、长粒香两大稻米品牌,提升了稻米品质,促进了当地稻米产业的发展,“五常大米”2020年品牌价值达到698.6亿元。
4.第三方评价的结论
(1)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的查新结论:除查新委托人文献外,在国内具有本项目上述特征的寒地优异松粳号水稻核心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研究未见报道。
(2)经农业部谷物检测中心分析:松粳号14个新品种品质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二级标准。
(3)经农业部组织专家测产鉴定:2004年松粳9号100亩连片种植亩产701.2kg,2005年120亩连片种植亩735.3kg;2013年松粳15在120连片种植亩产797.4kg,最高亩产量达到823.7公斤。松粳9号、松粳15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
(3)应用证明:育种单位利用这些种质资源配置杂交组合1015份,决选材料753份,育成新品种122个,累计推广种植11866.8万亩,增加经济效益111.2亿元,其中项目组育成水稻品种14个,累计推广种植3546.9万亩,增加经济效益49.8亿元。2018-2019年累计推广种植1445.0万亩,增加经济效益14.97亿元。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