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报告编号
  复杂环境基坑生态开挖防护与灾变智能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龙岩市西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2001003034
成果简介
作为目前最为常见的地下开挖工程,基坑工程呈现“长、大、深”的发展趋势。基坑开挖卸荷会不可避免地破坏土体原有的应力平衡,导致周围土体的应力释放和重新分配,土体发生变形。当开挖区域存在邻近建构筑物时,必然导致既有建构筑物产生附加变形和附加内力,影响其安全性和正常使用。针对复杂环境下的基坑开挖工程,尤其是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区域,开展深基坑工程中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包括土体孔压响应、支护结构侧压力以及工程渗流稳定性,以及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本课题研究历时多年,以基坑为载体,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工程应用等相结合的手段,对复杂环境基坑生态开挖防护与灾变智能防控关键技术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创新成果:
1.揭示了复杂环境下基坑-近接建构筑物相互作用的三维效应和影响机理,建立了考虑非稳定渗流的基坑底抗渗流稳定性简化计算方法,揭示了基坑底部土体的超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和变形等响应特征。
2.研发了高精度信息化监控超深软土桩柱、腰梁预设钢套管孔口防涌砂、高压旋喷桩施工免接钻杆、狭小肥槽空间悬挂式马道、基坑侧壁预制装配式排水护壁板等装置,为基坑工程信息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提供了装备保障。
3.研发了减压降水、复合式支护维稳、生态开挖、支撑转换与拆除等全过程成套施工工艺,包括高富水强透水地层深基坑智能降水、高承压水深基坑支护锚杆、深基坑预应力组合型钢支撑、超深超大基坑支撑自承式栈桥分区开挖、内支撑后浇带预置撑架换撑、狭小肥槽空间悬挂式马道安装、钢筋混凝土支撑生态快速拆除等系列关键技术。
项目具体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论文9篇,其中SCI/EI收录7篇,省级工法12项,专著1部,国家和地方标准各1部。同时,项目研究成果已在福建、广东、四川等多项工程实现应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应用前景良好。
合作完成单位
1.浙大城市学院  2.中信国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3.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亚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深圳市福田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6.河海大学  7.淮阴工学院  
成果完成人
1.王新泉  2.徐化新  3.刁红国  4.张学华  5.阮仁酉  6.劳月清  7.吴晓峰  8.史江伟  9.孙华圣  10.章丽莎  
成果评价情况
  评价单位: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报告编号: 202001003034 评价日期: 2020-12-19
  组织单位: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 项目负责: 雷智旺 成果管理: 13681439210
评价意见
一、提供资料齐全,符合评价要求。
二、项目以基坑为载体,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并结合工程实践,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揭示了复杂环境下基坑-近接建构筑物相互作用的三维效应和影响机理,提出了非稳定渗流的基坑底抗渗流稳定性简化计算方法,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支撑。
2.研发了狭小肥槽空间悬挂式马道安装、内支撑后浇带预置撑架换撑施工、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生态拆除等关键技术,为提升施工效率、风险防控水平及周边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3.研制了高精度信息化监控超深软土桩柱、富水砂层深基坑桩锚复合式支护、腰梁预
设钢套管孔口防涌砂、高压旋喷桩施工免接钻杆等装置,为精细化、信息化及高质量施工提供了装备支撑。
三、项目获26项国家授权专利(其中14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省级工法认定,发表学术论文9篇(SCI/EI收录7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国家、地方标准各1项。
四、项目研究成果已在福建、广东、四川等多项工程项目中广泛应用,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综合科技查新结论,评价委员会认为: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非稳定渗流的基坑底抗渗流稳定性简化计算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评价专家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 从事专业
丁选明 重庆大学 正高岩土工程
陈建荣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高道路工程
储根法 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正高隧道工程
郭光照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正高土木工程
丁天怀 清华大学 正高机电一体化
彭应登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正高环境工程
周 迎 科技部火炬中心 正高科技管理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