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营养化初期湖泊退化生境综合改善技术体系
成果简介
    课题来源: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课题立项名称:洱海湖泊生境改善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课题立项编号:2012ZX07105004
研究起始日期:2012年1月
研究终止日期:2017年12月
针对洱海水生态系统已先于水质恶化的问题,攻克了生境诊断、沉水植被面积扩增、生物控藻、水华去除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富营养化初期湖泊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包括三项关键技术:首先,对洱海生境退化特征、成因和关键指标阈值进行深入分析,科学研判洱海水生态系统仍可逆转,处于水体生境改善的关键时期;第二,优化洱海水位运行,同时采用物理-化学联控措施阻控底泥氮磷释放,为沉水植被恢复创造条件,并通过繁殖体和幼苗补充等措施实现水生植被面积扩增与群落优化;第三,建立科学禁渔和放捕鱼机制,优化鱼类结构以增强鱼控藻效率,并配合其它措施达到控藻除藻效果。

技术状况
创新性
独占性
盈利性
持续性
先进性
成熟度
    当前洱海处于富营养化初期,其水生态系统具敏感性和脆弱性,是保护治理的关键时期。在“十一五”对洱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十二五”主要针对洱海水生植被退化、底泥污染重、鱼类控藻效率差、以及藻类水华易发等突出问题,突破了生境退化状态评估技术(3-7级),水生植被面积扩增与群落优化的整装技术(3-7级)及藻类生物控制与水华应急处置技术(3-7级),共形成6项发明专利,形成了富营养化初期湖泊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相关技术在洱海红山湾10 km2水域进行工程示范取得良好效果;相比基础年(2012年),示范区水生植被面积扩大43.2%,水华堆积区的水体叶绿素浓度下降50.6%,藻类生物量降低21.1%,水体透明度提高20.1%,外源入湖氮磷浓度分别下降58.7%和75.4%;上述指标达到示范工程考核指标要求,可为我国类似湖泊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创新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洱海生态水位优化调控技术。创新了洱海水位调控的思路:从以水资源和防洪为主向以生态水位优先转变;从以往基于经验的模糊水位调控,向基于沉水植被适合度数值模拟的精准水位调控转变。
2.表面蓝藻水华絮凝自体上浮打捞技术。絮凝剂主材源自洱海浅水区常见刚毛藻,生态环保;絮凝体联结强度高且密度低,促进其吸附微气泡上浮以便于打捞去除,由此避免了传统絮凝下沉造成泥水界面缺氧和腐烂分解造成的二次污染。
3.创新提出经典与非经典生物控藻并重的模式。首次提出了控制鲢鳙投放量,增加土著鱼类投放比例,突破洱海藻类生物控制从非经典为主转变为经典和非经典并重的生物控藻模式。
4.评估洱海内负荷的生态效应并预测其风险。明确了洱海底泥污染贡献,底泥氮磷释放量分别约占入湖负荷的15%-20%和10%-15%;分析了水质、内源污染和外源入湖污染的时空匹配关系,为藻类水华预测及风险防控提供依据。汛期湖湾水质主要受外源入湖氮磷影响,汛后沉积物氮磷释放延续了水体高氮磷浓度而成为藻类水华的基本条件。

市场状况
市场分析
商业模式
营销状况
    该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湖泊的生境改善与生态修复,目前,湖泊的富营养化仍是国内大部分湖泊所面临的问题,该科技成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转化需求状况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合作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
资金需求额:
800万元
应用推广已投入情况:
2925万元
融资用途:
产品研发
管理团队状况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管理结构
财务状况
    
评价机构
评价意见
评价机构:
国家水专项管理办公室
评价方式:
验收
评价日期:
2018年7月25日
推荐单位
  • 单位名称:
  • 中国科学院
完成单位
  • 单位名称: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单位性质:
  • 科研院所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
  • 010 - 64444088
  • 电子邮件:
  • cgdj@tech110.cn
所属领域
  • 所属新兴产业领域:
  • 节能环保
  •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 环境保护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