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及浅层地温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
成果简介
    项目以解决制约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科学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动态,从浅层地温能资源高效采集、热物性参数测试和热响应试验、浅层地温能高效转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在开展野外钻探、试验测试及实验室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地质条件对地埋管换热能力影响规律,并首次采用现场试验方法验证了地下水流速对地埋管换热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比各种钻进取芯方法对不同深度、不同岩性地层的适应性和原状土取芯率,提出了砂层、砂砾石层原状土取样工艺流程以及砂层、砂砾石层岩土热物性参数的原位热响应试验测试方法,并对其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合岩土样品实验室测试流程和技术要求,制定了岩土体热物性实验室测试技术标准,结合现场测试经验编制了现场热响应测试导则,规定了测试的基本要求、现场测试和测试数据分析相关技术要求,并研发了浅层地温能热响应测试仪和多元化数据分析软件,从而能够便捷、准确的获得岩土热物性及相关参数。另外,本次项目建设了两处典型地源热泵监测系统,提出了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体系要求对两处典型项目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价,为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项目运行评价、优化设计和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示范。以上研究成果为加快我国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步伐、提升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水平,保障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北京市延庆城区内,以夏都会议中心的工程建筑为工作区,结合建筑冷热负荷需求和三种能源的能效计算,进行三种清洁能源利用分配方案设计和利用接口合理化设计,完成室外换热系统、机房系统、与末端接口的建设,打造清洁能源三位一体示范工程,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对运行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做好设计优化,开发建立能源评价系统模型和应用软件,用于本次科研成果的合理化推广。
通过本示范工程的建设和评价模型的建立,实现三种清洁能源集成利用的科技创新,实现新能源集成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并加以推广应用,以实现能源利用的高效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切实改善我市能源结构、减缓大气污染做出实质性贡献。

技术状况
创新性
独占性
盈利性
持续性
先进性
成熟度
    本项目针对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钻探、岩土取样、热物性测试、抽水试验、热响应试验、监测评价等工作,解决了浅层地温能高效安全采集技术问题,首次采用现场试验方法验证了地下水流速对地埋管换热能力的影响,明确了不同地质条件对地埋管换热能力影响规律,为浅层地温能的高效采集和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开展了资源评价参数测试、试验方法研究,首次提出了地层热物性原位热响应试验测试方法和原状土取样工艺方法,成功研发了新型测试设备,编制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B11/T 1253-2015)和《现场热响应测试导则》,为资源评价、地源热泵系统规范建设提供了有效方法和依据;建设了典型地源热泵监测系统,提出了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评价体系,搭建了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监测预警平台,对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和实现浅层地温能的高效转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项目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科技论文并取得了国家专利。项目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世园会、北京汽车产业基地、用友软件园等示范项目的建设,同时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修编和《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浅层地温能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首次将地热水热能、浅层地温能和再生水热能三种清洁能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建立一个示范工程,在满足建筑物冷热负荷需求的情况下完成供热和制冷,且努力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

市场状况
市场分析
商业模式
营销状况
    项目相关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发明专利,应用于中粮生态谷、亦庄X87块地、亦庄X91块地、桂林创业大厦、延庆县夏都会议中心等多项地源热泵系统建设工程中的系统集成、关键设备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检测认证等方面,确保土壤换热器系统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提高热泵地下换热系统勘查,设计及施工水平;同时将研发的测试设备系列化并进行市场推广,近几年所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1亿元。
转化需求状况
拟采取的转化方式:
其他
资金需求额:
1036.76万元
应用推广已投入情况:
1036.76万元
融资用途:
市场开拓
管理团队状况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管理结构
财务状况
    
评价机构
评价意见
评价机构:
  
评价方式:
评价日期:
推荐单位
  • 单位名称:
  • 自然资源部
完成单位
  • 单位名称:
  • 北京市地热研究院
  • 单位性质:
  • 科研院所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
  • 010 - 64444088
  • 电子邮件:
  • cgdj@tech110.cn
所属领域
  • 所属新兴产业领域:
  • 新能源
  • 所属高新技术领域:
  • 新能源与节能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