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成果网
热门搜索:  激光   高分子   石油   并网   纳米   太阳能光伏
扫描二维码关注国科网

甘蓝黑腐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成果概况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体现形式: 新技术 课题来源: 自选课题
起止时间: 2004.10 至2014.10 研究形式: 独立研究 所处阶段: 初期阶段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简介
     本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接种浓度和接种苗龄,对甘蓝黑腐病(Cabbage black rot)苗期抗病性表现进行比较,筛选出一套适用于甘蓝苗期的鉴定方法。用此方法,以生产中的主干甘蓝品种为对照,对5个新育成的甘蓝新组合进行苗期“甘蓝黑腐病”病原菌的接种处理,调查其病情指数,并进行抗病性鉴定和分级。然后在8份(3个对照品种和5个新组合)甘蓝材料中选取“高抗”、“抗病”、“耐病”和“感病”4种不同抗病性级别的材料各1份,进行黑腐病病原菌的接种处理和未接种(喷蒸馏水)处理,并测定幼苗的SOD酶、POD酶、EC值和可溶性糖等4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与其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蓝黑腐病苗期抗病性鉴定采用1×108 cfu/mL,在4~6片真叶期进行喷雾法接种,能较好地反映甘蓝幼苗对黑腐病的抗病性差异;甘蓝幼苗受病原菌感染后,各材料植株体内SOD酶和POD酶的酶值变化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说明受病原菌感染后,植株体内酶活性含量的变化程度可反映其抗病性强弱,而且“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保持了较高的酶活性;受病原菌感染的甘蓝材料,4个材料被病原菌侵入后,植株体内的电导率(C)均增大,植株体内电导率变化程度可反映其抗病性强弱,而且“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变化大; 4个株体的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而且“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变化大;通过本项目进而为生产中甘蓝黑腐病的苗期鉴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为甘蓝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无公害生产提供一定的保障。
应用前景
主要应用行业: 农、林、牧、渔业 知识产权形式: 其他
应用状态: 产业化应用 拟转化方式:
单位概况
完成单位: 安阳工学院
单位地址: 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
单位电话: 0372-2909869          
联系方式
联系人: 姚玉钦 联系人电话: 0372-2909900 联系人Email: sunjiuguang@126.com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