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成果网
热门搜索:  激光   高分子   石油   并网   纳米   太阳能光伏
扫描二维码关注国科网

蓝靛果种质资源创新培育与无性系快繁技术研究
成果概况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体现形式: 新技术 课题来源: 国际合作
起止时间: 2010.01 至2014.12 研究形式: 与研究院所合作 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 “蓝靛果种质资源创新培育与无性系快繁技术研究”是在本所自立项目和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共同支持下完成的。国家外专局项目 “耐寒大果型蓝靛果种质资源的引进”(编号20142300044),研究起止年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项目实施地点为本所实验室与试验地以及所外示范种植区。经过课题组全体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五年来累计引进国内外种质资源82份,发表论文1篇,授权专利1项,制定地方标准1项。本项目于2015年2月28日通过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在哈尔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证书号:长院鉴字【2015】 第003号。 2、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2.1本项目在品种培育方面:以选育大果、含糖量高、无苦味性状为目标,采取常规杂交与实生选育方法,培育蓝靛果新品种。主要成果: (1)培育出2个大果型优质新品种(代号L3-2 、L4-2),单果重在1.2g以上,比对照增产8倍至9倍,含糖量提高4~5%; (2)筛选出蓝靛果优良种质资源10份,制定出蓝靛果育种重要性状如果重、株型、成熟期等分级标准。 2.2 在无性系快繁技术方面:以组培为核心,结合设施育苗技术,可实现周年种苗生产,有效解决了常规扦插繁殖对季节性与母树群体大小要求强的问题。主要成果: (1)研制出蓝靛果组培分化培养基与生根培养基,年繁殖系数达到1:10000,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筛选出无根组培苗试管外生根剂与专用基质,降低组培种苗成本50%以上; (3)制定了黑龙江省地方标准“蓝靛果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所培育的蓝靛果优良新品种,平均单果重1.2g以上,比野生种单果重增加2~3倍;无苦味,含糖量提高4~5%; (2)建立了种苗无性系快繁技术体系,组培繁殖系数达到1:10000以上,组培核心技术获得发明专利;结合设施育苗技术,实现蓝靛果种苗周年生产,较常规种苗生产降低成本50%以上;制定了黑龙江省蓝靛果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4、技术的成熟度,使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成果中涉及的组培技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需要给予更具体一些的技术指导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本项目培育的新品种在产量与品质方面均优于目前生产上所用的品种。本项成果适用于蓝靛果种植大户、林场、农场及相关企业。 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通过合作开发方式,项目成果已在佳木斯、伊春、七台河、方正县等地得到推广应用,试验示范面积达500余亩,近三年累计生产蓝靛果234吨。另外,同佳木斯企业与方正县林业局合作实施组培苗联合生产,2014年生产蓝靛果组培苗8万余株,预计2015年可生产蓝靛果种苗80万至100万株,可推广2000亩以上优良蓝靛果种植,可有效促进新品种成果的进一步应用转化。
应用前景
主要应用行业: 农、林、牧、渔业 知识产权形式: 专利
应用状态: 产业化应用 拟转化方式:
单位概况
完成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单位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38号
单位电话: 0451-86603753;86691286      
联系方式
联系人: 周克琴 联系人电话: 13936184684 联系人Email: zhaohengtian@163.com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