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成果网
热门搜索:  激光   高分子   石油   并网   纳米   太阳能光伏
扫描二维码关注国科网

毛竹笋富硒定向高效培育技术
成果概况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体现形式: 新技术 课题来源: 部门计划
起止时间: 2009.01 至2014.11 研究形式: 独立研究 所处阶段: 成熟应用阶段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简介
     一、项目背景 毛竹是湖南省非常重要的森林资源,面积1375万亩,立竹22.8亿株,均居于全国第二。全省竹产业年总产值达200亿元以上,但竹林经营仍然较为粗放,低产林所占比重仍然较大,笋用林发展缓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竹产业的发展。怎样才能正确跟踪市场的需求生产优质竹笋,大幅提高竹林生产力,提升竹笋附加值和促进竹农增收增效,已成为当前竹笋生产的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性难题。研究表明,食用富硒食品是人体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补硒途径。竹笋是一种在南方普遍存在且被人们广泛食用的天然有机健康蔬菜;食用富硒竹笋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血脂,改善人体生理功能,还可以满足人体对硒的需要,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等。 本项目通过研究毛竹笋富硒定向培育技术,解决毛竹笋用林定向高效培育关键共性技术,实现竹林的高效生产,对实现竹林增产、竹农增收、企业增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我省竹笋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推动湖南竹产业发展,有力地推进湖南由竹业大省向竹业经济强省迈进。 二、任务来源 本技术成果主要通过湖南省林业厅科技项目“竹林富硒技术研究”、长沙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富硒笋定向高效培育与低碳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和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上阔下竹复合生态系统构建及优化技术研究”的实施取得。项目总经费30万元,项目执行期2012~2014年,项目主持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参加单位国际竹藤中心、长沙市望城区林业局和临湘市林业局。 三、技术原理 根据毛竹腔壁可吸收矿质元素和生物小分子的特点,通过向竹林活立竹的竹腔中注射富硒肥,肥料中的营养元素通过主动或被动运输进入毛竹体内并参与毛竹自身的新陈代谢。肥料中的硒元素被毛竹吸收后,通过毛竹自身的同化作用转变成有机形态硒,并被输送至毛竹各器官包括竹笋中,从而提高竹笋中的硒含量,实现竹笋富硒的目的;另外,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被竹林吸收后,可改善竹林中各种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促进竹林自身的新陈代谢,提高竹林的生产力。通过竹腔注射施肥的富硒方式,选择上阔下竹复合生态系统模式竹林,开展一系列富硒笋用林定向生态培育技术,实现毛竹林的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四、技术的创新性 1、首次揭示了毛竹施硒肥后硒元素的分布规律及赋存形态,建立了竹笋硒含量的预测模型,为毛竹笋富硒定向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2、自主研制了毛竹笋专用富硒肥。选择Ⅰ-Ⅱ度竹,每株竹腔注射10ml浓度为1.5mg/ml的富硒肥,笋硒含量比对照高188.5%,笋产量最高增幅达28.7%显著提高氨基酸含量。 3、创新的提出了富硒毛竹笋食用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为富硒毛竹笋的定向培育提供了食用安全依据。 4、集成创新了毛竹富硒笋用林定向培育技术。促进了毛竹林的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五、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技术成熟、安全、可靠。 适用范围:该成果可在我国毛竹笋用林高效培育中广泛应用。 六、推广应用情况与前景 利用该成果在临湘市、望城区共建设示范林13公顷,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3.86万元;通过辐射推广,现在临湘市、望城区已推广应用335公顷,每年产生经济效益441.7万元以上。 “毛竹笋富硒定向高效培育技术”可在全省和全国毛竹产区推广应用。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用富硒食品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补硒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康食品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富硒食品的需求一再增长。 我省丰富的毛竹资源,为毛竹笋富硒定向高效培育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资源基础,我省毛竹林60%以上为低产林分,年产值仅200元左右;全省竹林面积1%推广应用毛竹笋广应用,提高竹笋品质,可大幅提高竹林效益,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竹农增收、竹企增效,做大做强湖南竹产业,能有效的推动我省笋用林发展,对加速湖南成为竹业经济大省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用前景
主要应用行业: 农、林、牧、渔业 知识产权形式:
应用状态: 产业化应用 拟转化方式:
单位概况
完成单位: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单位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658号
单位电话: 0731-85578759;85578728      
联系方式
联系人: 董春英 联系人电话: 0731-85578707 联系人Email: kych.5578@aliyun.com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