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分析  >> 部门成果统计报告

2011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与分析

2011年(201011120111031)在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登记科技成果共计265项(不包含国家测绘局和国家海洋局及所属单位),其中8项为保密项目,登记总数比上年度增加了21.6%。本年度科技成果登记项目涉及28个部直属单位、27个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及所属单位、7个相关院校以及24个外系统单位。

一、基本情况

(一)登记科技成果来源

2011年登记的科技成果[1]以部门计划为主,共计104项,占登记总数的40.5%,比2010年增加19项。国家计划科技成果25项(其中基础研究计划10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项,政策引导类计划及专项4项,其他类国家计划6项),占登记总数的9.7%,比2010年减少4项。

地方计划科技成果47项,占登记总数的18.3%,比2010年增加7项;基金资助科技成果(除国家基金以外的部门基金、地方基金和民间基金)28项,占登记总数的10.9%,比2010年增加10项;其他科技成果(包括国际合作、横向委托和自选等)53项,占登记总数的20.6%,比2010年增加4项(见图12)。



[1]以下统计分析均基于257项非保密项目。

 

 

 

(二)科技成果类别及应用情况

2011年登记科技成果按照成果类别划分可分为应用技术类、软科学类和基础理论类三种,其中,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188项,占登记总数的73.2%,比2010年增加54项;基础理论类科技成果35项,占登记总数的13.6%,比2010年减少11项;软科学类科技成果34项,占登记总数的13.2%,比2010年减少1项(见图3)。

 

登记的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中,稳定应用的科技成果保持着较高的比例,为172项,占91.5%;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项目和试用项目均为4项;应用后停用项目为1项;未应用科技成果为7项,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和政策因素(见图4)。

 

(三)科技成果评价方式

我部科技成果评价方式以验收为主,评审为辅,鉴定逐步减少,其它评价方式增加。今后对科技成果的评价将更多地让市场去检验,鉴定将越来越少,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将逐步增多(见图5)。

 

(四)科技成果学科领域

2011年登记的科技成果按照学科领域划分,分为基础前沿性研究成果6项,占登记总数的2.4%;土地科技成果48项,占登记总数的18.7%;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成果71项,占登记总数的27.6%;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成果没有;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研究成果54项,占登记总数的21.0%;地质勘查技术成果35项,占登记总数的13.6%;国土资源信息技术成果18项,占登记总数的7.0%;国土资源管理成果25项,占登记总数的9.7%(见图6)。

 

20062011年各学科领域中,基础前沿性研究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类成果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类成果下降幅度最大,2011年甚至没有。土地科技、地质勘查技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研究、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这四类科技成果呈现上升趋势,与2010年相比,分别上升200%191.7%35%10.9%,这主要受“十一五”大量科技计划项目,如土地二调类项目验收的影响。国土资源信息技术和国土资源管理类科技成果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20项、30项左右(见图7)。

 

 

(五)科技成果完成单位

2011年登记科技成果按照第一完成单位统计,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及所属单位146项,占登记总数的56.8%,比2010年增加了19项;部直属单位62项,占登记总数的24.1%,比2010年增加了9项;相关院校14项,占登记总数的5.5%,比2010年减少了2项;其他单位35项,占登记总数的13.6%,比2010年增加了16项(见表1

 

今年在我部登记科技成果较多的单位分别为陕西省地质调查院(11项)、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9项)、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9项)、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9项,包括涉密科技成果)、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8项)、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6项)、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田地质局(6项)、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5项)、成都理工大学(5项)、湖北省地质调查院(5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5项)、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调查队(5项)等。

(六)科技成果完成人员

2011年,从科技成果完成人员的年龄结构看,主要集中在≦35岁、3645岁和4655岁,分别占32.9%28.8%31.3%

20062011年,≦55岁的人员中,≦35岁的人员比例略有增加,但相对稳定;3645岁的人员呈减少态势,2010年为最少,只占到27.4%2011年略微增加;4655岁的人员增长显著,特别是近3年均突破了30%(见图8)。

 

从学历构成看,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主要集中在本科、硕士博士三类,2011年分别占到51.3%21.8%14.5%,其中又以本科最多,比例已从2006年的44.9%到目前的过半(见图9)。

 

从职称构成看,主要集中在中级、副高和正高,2011年分别占到31.6%30.7%24.0%20062011年,正高的比重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特别是2011年下降最为显著;副高的比重呈现减少态势,但最近3年的比例基本保持在30.5%31.5%之间;中级人员比重增长显著,已经从2006年的26.5%增加到2011年的31.6%,说明低职称的年轻人正在成为科研力量的主力(见图10)。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