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报告编号
  侧装式智能无人装车设备 龙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101003033
成果简介
针对石化行业PP和PE垛装物料需侧翼张开式集装箱车装车的应用场景,龙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开展了“侧装式智能无人装车设备”课题研究,在装车效率、侧装式车辆识别、伸缩货叉架和自动控制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了多项关键技术及“侧装式智能无人装车设备系列产品(已列入福建省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录)”,解决了侧翼智能无人装车的重点难题,实现了高效、安全装车。项目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件,软件著作权1件,受理发明专利1件,发布企业标准1项。主要科技创新内容如下:
1.设计开发了侧装式专用智能轨道小车,通过整车前端设置激光测距和编码器,实时监测和识别车辆类型和位置信息,配合车辆顶部光电传感器和PLC,与出货物流系统对接,实现垛装物料从侧向搬运并码放在侧翼集装箱或者平板上完成装车功能。
2.设计开发了推出举升门架装置,通过行走门架和起升机构,实现物料和升降输送,通过系统多个控制信号延时,驱动装置的惯性、测距传感器和控制模块,自动计算算法,实现整垛货物升降的位置精确控制,推出行程的精确控制,提高作业自动化程度和效率,运行的自适应和可靠性。
3.设计开发了伸缩式货叉架,通过油缸、伸缩剪刀架,加固杠杆轮实现伸缩动作,同时达到占用空间小,结构稳固和防止倾翻的效果。
4.设计开发了侧装式智能无人装车设备自动识别、控制及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与 WMS 系统对接,实现自动识别侧装车辆类型和码垛货物、自动取货、输送、判断存货位置和存货功能。
经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检测,项目产品各项性能指标符合Q/LHZN 033-2021《侧装式智能无人装车设备》企业标准。在装车效率、空间规划、车辆识别、装载平台高度自适应调节、车辆中心偏移量自动识别等方面,项目产品比国内外同类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经同行专家评价,项目综合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先后供应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分公司等10多家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00多万元,创利税300多万元。
成果完成人
1.杨 静  2.谭鲁民  3.黄炜焕  4.强生科  5.陈 煜  6.张洪勋  7.林仁兴  8.姚志荣  9.林启盛  10.石远芳  11.范伟理  12.王红龙  13.陈伟乐  
成果评价情况
  评价单位: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报告编号: 202101003033 评价日期: 2021-06-19
  组织单位: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 项目负责: 雷智旺、李育春 成果管理: 13681439210
评价意见
一、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评价要求。
二、项目针对石化行业侧翼集装箱装车的应用场景,开展了“侧装式智能无人装车设备”研究,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
1、设计开发了侧装式专用智能轨道小车,通过整车前端设置激光测距和编码器,实时监测和识别车辆类型、车辆与轨道小车相对位置;配合车辆顶部光电传感器,实现垛装物料从侧向准确搬运码放装车。
2、设计开发了伸缩式货叉架,通过油缸、伸缩剪刀架,加固杠杆轮实现伸缩动作,占用空间小。
3、设计开发了侧装式智能无人装车设备自动识别、控制及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与 WMS 系统对接,实现自动识别,保证取货、输送、存放的稳定可靠。
三、经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检测,项目产品各项性能指标符合Q/LHZN 033-2021《侧装式智能无人装车设备》企业标准。
四、该设备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综合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
建议: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评价专家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 从事专业
江开勇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正高机电一体化
陈 冲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正高电气工程
刘菊东 集美大学海洋装备与机械工程学院 正高机械制造
傅顶和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正高流体控制
陈学永 福建农林大机电工程学院 正高机电工程
陈加友 黎明职业大学智能制造学院 正高机电液一体化
廖万彩 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正高工程机械
Copyright 200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科网 版权所有
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 主管单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9035943号-33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97
在线客服系统